高一物理教案:《能量守恒定律》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1-09-15 08:54:19
高一物理教案:《能量守恒定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能量守恒定律是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對辨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是學生樹立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重要基礎之一;能量轉化和守恒思想貫穿整個高中教材,是認識自然、掌握自然規律的重要“工具”。機械能守恒是高中學生對能量轉化和守恒的啟蒙,它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必須牢固掌握的一個重要規律。
(二)教材處理
人教版必修教材,僅以自由落體為例很快得出機械能守恒定律,對學生掌握知識(深刻理解機械能守恒的實質和機械能變化的原因)和訓練思維、發展能力不利,這里作了改進,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實例探究,再結合一般過程作理論推證,然后總結出定律,闡釋機械能守恒的實質,最后是定性應用。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認識規律,并且在探究、推理過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探索發現能力,領悟物理學研究方法和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重點和難點
根據知能、方法、情感三要素確定。
1、重點: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理分析過程、定律的內容和定律條件的實質性理解;發現物理規律的一種常用方法(特例探究+演繹推理法)和抽象思維(邏輯推理、分析歸納)、形象思維(過程描述和想象)、直覺思維能力的訓練。
2、難點:根據定律的推理分析過程歸納總結出機械能守恒定律、定律條件的實質性理解和發現定律科學方法的領悟以及機械能守恒定律空間對稱美的認識,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熱愛物理學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一)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
1、高中新課程總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滿足全體學生的終身發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體性、發展性、和諧性)和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教材特點(思想性、探究性、邏輯性、方法性和哲理性融會一體);
3、所教學生的學習基礎(知識結構、思維結構和認知結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機械能和機械能總量的概念(動能、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它們的總和即為機械能總量);
(2)掌握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涵(由對象、條件、結論組成)和外延(宏觀、低速,慣性參考系成立);
(3)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條件的實質(能量只在機械動能和勢能之間轉化);
(4)初步會用定律分析實際過程機械能是否守恒(_能量轉化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得來過程:提出問題→實例探究→發現結論→理論推證→總結規律→初步應用,領悟發現物理規律的一種科學方法——實例探究+演繹推理法,提高探索發現能力;
(2)理解構建機械能守恒定律結構的方法及其意圖(機械能守恒定律來龍去脈結構化,使學生形成知識組塊,提高直覺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初步樹立變中有恒、能量守恒、物質不滅等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2)初識尋找守恒量的意義;
(3)初識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空間對稱美。
三、教學方法
(一)教學手段的選用
投影儀和電腦。其作用有:將物理情境、規律的推理過程、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知識方法結構,利用多個實驗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思考、分析、推理、理解和領悟機械能守恒問題中的研究對象的選取。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1、指導思想:(1)有利于學生參與對概念、規律等內容的探究認識過程(主體性、探究性);(2)順應學生認知、能力、心理和情感發展規律(發展性、和諧性);(3)遵循發現物理規律的一般程序、思維方法和實驗依據(方法性和規律性)。
2、教學方法:教師指導與學生探究相結合的發現法。
四、學法指導
(一)基礎
學生通過初中機械能定性知識的學習、高中絕大部分力學知識和本章功、功率和動能定理的定量學習、理解和掌握,學生在物理知識結構、思維的深度(獨立性、獨特性、發散性與批判性)和認知方法策略等方面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學生對學習物理的科學方法、物理規律由來的思維過程和方法的理解力、應用力,物理學科學美(簡單、對稱、和諧和多樣統一)的鑒賞力均需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二)宗旨
針對定律由來的實例探究和實例分析推理過程,創設激活學生“最近發展區”的物理情境,遵循科學家發現物理規律的思維模式和方法,進行探究發現式學習,進一步發展思維深度,逐步掌握發現物理規律的探究步驟和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探索發現能力。
(三)措施
引導學生通過參與、體驗、探究、敘述,實現“三個發現”,感悟“兩個模式”,強化物理觀念的形成。
1、三個發現,培養探究發現能力:
(1)發現功能關系W其它力=E2-E1;
(2)發現機械能守恒定律:實質是W其它力=E2-E1的一種特殊情況;
(3)發現快速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_能轉化法)。
2、兩個模式,強化物理觀念的形成:
(1)思維模式:從生活情景到物理模型建構的思維過程(重過程):
(2)體驗模式:強化物理觀念的形成(重聯系)。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