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生暴增,600分以上超30萬人
2020-09-30 11:10:04網絡整理
2020各省市高考錄取基本都已經接近尾聲,相信大家對于今年高考各省的表現情況都非常關注,各省的優秀考生有多少?哪個省份學霸最多?今天就給大家對比一下。
2020高考考生分析
從目前已公布的數據來看,全國31個省份中除西藏、新疆等個別省份外,均公布了2020年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把高考成績在600分以上的考生稱為高分段考生。
1
一二三卷地區
給大家統計了今年一二三卷地區各省的高分段人數情況(分別取分文科和理科600分、610分、620分、630分、640分、650分、700分以上):
從全國一二三卷整體情況來看,相比于文科,理科高分段人數會多出很多。600分以上文科有38484人,理科有270192人,所以今年高考全國一二三卷地區加起來600分以上考生就有超過30萬人!
從一卷地區看,以600分以上為界線,河南的高分段人數最多,600分以上文科有5041人,理科44162人,文理加起來有將近5萬人!其次是河北省,600分以上的學霸文理加起來超過3.5萬人。
從二卷地區看,同樣以600分為界線,遼寧的高分段人數最多,文理科加起來有將近1.3萬人。
從三卷地區看,600分以上的學霸屬四川省最多,文理科加起來有27530人。廣西和貴州600分以上學霸人數偏少,文理加起來都只有7千多。
2
自主命題地區
其實從上方面的數據不難看出:
1、高考大省的高分段人數會比其他省份要多,比如全國一卷地區的河北省和河南省,作為典型的高考大省,2020河北和河南省的高考人數分別為63.5萬和115.8萬人,報考人數多,競爭更激烈,對教育的重視等因素都導致了這兩個省份的高分段人數非常集中。
2、教育資源比較好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中高分段人數會更多,比如全國三卷地區的四川省,600分以上人數是最多的,但是文科640分理科690分以上的人數都比云南要少。其實相比于云南,四川擁有的教育資源是更有優勢的,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名校,而且高考報名人數超過67萬人,差不多是云南高考人數的2倍,但是高分段人數卻比云南少,小編猜測,應該是與云南學考加分以及每年大量的復讀生有關。
近兩年各省高分考生對比
1
全國卷文科
可以看到,大部分省份2020高考高分段考生人數比2019年的要多,如湖南省,2020年文科600分以上(4182人)比2019年(3018人)多了1164人,河南2020年文科600分以上人數比2019年多了3061人,650分以上人數比2019年多了134人。
但也有部分省份今年的高分段人數反而下降,如河北省,600分以上考生人數比去年少了728人。
2
全國卷理科
相比于文科,理科的競爭程度更加激烈。比如河南省,2019年650分以上考生人數為1899人,而2020年就激增到了9653人,增加了7754人之多。690分以上考生人數也比去年增加了590人。
另外安徽省650分以上考生人數也比去年多了將近3000人。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四川今年65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數比去年少了3623人,廣西也比去年稍低。除此之外,其余省份的高分段人數整體上都比去年要多。
3
自主命題地區
高分段人數激增原因
其實,高分段扎堆出現的原因很簡單,一是高考報名人數的增多導致整體基數變大,二是高考的一些新型的政策的影響,包括等級賦分以及新課標教材使用。
1
高考報名人數增長
從2020年的整體情況來看,2019年全國的高考報名人數達1031萬人,其中河南省成最大主力,而2020年更是猛漲到了1071萬人,其中,一卷地區的河南省、廣東省等貢獻了比較大的力量。
高考人數的激增使得競爭更為激烈,考生的高考備考斗志就更強,因此沖上高分段的人數隨之增長也是必然的現象。
2
等級賦分制導致分數“虛高”
另外,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原因——高考政策。許多省份實行的是新高考的等級賦分模式,不同于以往普通的卷面分計算了。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分數的一個“虛高”,雖說這個虛高也是考生實打實獲得的分數,但是由于計算方式的差異,所以最終呈現出來的總分,確實一定程度上劃分開了高分段、中分段、低分段的考生人數。
等級賦分的一個計算公式:
。ㄔ挤謪^間最高值-原始成績)/(原始成績-原始分區間最低值)=(賦分區間最高值-等級成績)/(等級成績-賦分區間最低值)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A等級的標準是人數比例15%,賦分區間86-100分,小紅的某科原始成績(卷面分數)是85分,在所有考生中處于前3%的位置,屬于A等級;若A等級的原始分區間是99-83分,那么對應的計算公式就是:(99-85)/(85-83)=(100-等級成績)/(等級成績-86),等級成績估算就是88分。和原始分數對比,高了3分。
所以2020年采用賦分的幾個省份的高分人數都有很多,2021年將會有更多的省份新高考了,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江蘇都是,包括之前的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明年一共有14個省是新高考模式,所以2021年的高分段人數預計會有一個新的爆增。
3
新高考教材改版
教育部文件顯示,2018年啟動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另外還有些其他的變化:
(1)針對不同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物化生這9個科目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2)增加了新課程:外語語種的新增、體育與健康成必修課;
。3)課程類別:必修課和選擇性必修課列入高考考查范圍;
(4)學時和學分都發生了變化。
高考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和減負,最終的目的就是促進真正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特殊類型招生已成為進入清北主流途徑
近些年,清北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可以說是“水漲船高”,今年新增的強基計劃和以往的自主招生、綜合評價及高校專項計劃等特殊類型招生方式,已無可爭議地成為進入清華和北大的主流途徑,和僅憑裸分的競爭,可以說完全不在一個維度。
那么通過特殊類型招生途徑進入清北的考生人數到底有多少?
1
學科競賽錄取
北大:
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入選國家隊并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競賽的共23人,其中北大學子16人,占總數的70%。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獎(含)以上成績的同學中,有309人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到北京大學。
清華:
2020年,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五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入學保送生共224人,其中131人進入清華。生物學、信息學兩科競賽保送生約70%選擇保送清華。盡管由于疫情影響,數學、物理、信息學尚未舉行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但清華大學已經錄取6枚金牌獲得者和1枚銀牌獲得者。
2
強基計劃錄取
北大:
2020年,北京大學首次實施強基計劃招生,將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生物科學類、力學類、歷史學類、考古學、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和基礎醫學等學科納入強基計劃方案,入選學科全部為第四輪學科評估A+學科。
北京大學順利完成2020年強基計劃人才選拔工作,招收到了一批綜合素質全面、基礎學科扎實、堅定投身國家建設的優秀學子。2020年,北大強基計劃共錄取842人,其中破格入圍并最終錄取學生309人。
清華:
2020年,國家強基計劃首次實施,清華吸引了16000多名優秀考生報名強基計劃。經過科學、公平、公正的考核環節,最終選拔出了939位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子,保質保量完成強基計劃招生計劃。
在選擇強基計劃考生中,不乏諸多傳統意義的高考高分考生和在基礎學科方面有突出特長和天賦的學生。他們在諸多選擇面前時,毅然放棄了一些“熱門”選擇,最終選擇了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據不完全統計,被清華大學強基計劃錄取的新生中,9人高考成績都排在所在省份的前10名。
3
“筑夢計劃”/“自強計劃“
北大:
2020年,北京大學繼續通過國家貧困專項計劃和“筑夢計劃”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提供政策傾斜,助力優秀學子實現北大夢,促進教育公平。2020年,北大校本部在全國共錄取國家專項計劃190人;筑夢計劃規模進一步擴大,共有553人獲得加分,其中108人考入了北大。
清華:
2020年,來自全國28個省份268所中學的317名農村學子獲得了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降分錄取優惠認定,最終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華大學,認定人數及錄取人數均創歷史新高。
其中,共有11名學生雖然獲得了自強計劃的優惠錄取認定,但依然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實力達到了清華大學在當地統招批次的錄取分數線,其中包括安徽省理科第一名吳國華、云南省理科前10名考生代興鵬、劉宇等。
除了自強計劃之外,清華大學還通過國家專項計劃錄取農村貧困學子。2020年,共通過國家專項計劃錄取新生275名,連續多年超額完成國家專項招生計劃。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現在想要單純靠“裸分”上清北已經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了。強基計劃等多元錄取方式,正在探索出一種全新的、“依據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評價方式。隨著社會競爭的愈加激烈和對人才更加苛刻的條件,除了高考成績外,近年來各個名校對于考生的綜合素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清北等名校還會根據自身的選拔和育才需求,重新組織校考,進行二次選拔。
可以預測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省市對于教育的更加重視,各地的高考考生只會越來越多,現在高分不等于一定考得上名校,以后也同樣是,單純考“裸分”想要上名校不是不可能,但是難度也會更加大。
點擊查看:高考新聞資訊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