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掉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毛病
2020-05-19 19:54:54網絡整理
孩子上課經常說話怎么辦?今天就教各位家長幾招,輕松改掉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毛病,提升學習效率。
1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
有的孩子上課愛說話,表現是愛插嘴,喜歡接老師話茬。這樣的孩子,其實他上課的專注程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不是在專心聽著老師說什么,怎么能準確找到老師說話的“縫隙”,然后插嘴進去說點什么,或者剛剛好能接上老師的話茬呢?
那么,孩子為什么會專注于“插嘴”呢?答案是:他想引起別人的關注。
孩子上課插嘴的動機,其實和很多孩子經常表現得特別調皮、特別淘氣,故意做點什么來讓大人制止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別人更多地注意到他,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和存在感。
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們內心深處,都有對優越感、存在感、成就感的追求,希望被關注、被重視,當能夠通過正面的行為博得關注時,人們不會去做“出格”舉動,而如果通過正面行為沒有獲得充分關注,人們就很可能做出“出格”——雖然這些行為是負面的,可能招致批評甚至懲罰,但至少,獲取關注的目的達到了。
孩子之所以不斷用上課插嘴這樣的行為引起關注,一個很可能的原因是,爸爸媽媽平時比較忽視他,孩子獲得的關注不足,沒有滿足他對成就感的追求。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發現孩子上課愛說話,是這種表現,那么只告訴他“上課不可以隨便插嘴、不可以隨便接老師的話茬”,一定不會有效,更管用的辦法,是增加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關注:
多跟孩子在一起;多跟他說話;多聽他說話;多表揚他大大小小“成就”。
孩子從爸爸媽媽這里獲得的關注足夠多,在課堂上通過“出格”行為博得關注的需求,就會大大降低。
2幫助孩子樹立課堂規則意識
孩子上課隨便說話的另一種情況,是在課堂上提問,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跟老師發問,有的孩子,還會在課堂上和老師討論起來。
這樣的孩子,肯定不存在專注力的問題,他聽課會非常認真,也不存在對課堂內容缺乏興趣的問題,如果沒有興趣,他也不會向老師提問,甚至和老師討論了。
他們的問題在于,缺乏課堂規則意識,不知道有問題應該在什么時機、什么場合提出來。
提出這個問題的家長可能有一個誤會,認為孩子在課堂上能向老師提問,是個好習慣。但其實這并不是受老師歡迎的好習慣。
老師對每一堂課的進度,都有自己的安排,會事先規劃好,哪些問題要向學生提問,并在老師允許的情況下向學生提問。因為每個孩子提出的問題可能都不同,一一回答的話,很可能就打亂了這堂課的計劃。
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在未經教師允許在課堂上提問的習慣,要立即告訴孩子:如果你有問題要問老師,要在課下提問,這樣一是你的問題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不會耽誤老師和同學的課堂時間,二是你一對一地提問,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回答你的問題,效果更好。
3通過合理方式提升孩子注意力
很多孩子上課經常與前后左右交頭接耳,這也是最嚴重的的擾亂課堂秩序行為。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通過小游戲的方式進行解決。“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直徑在5毫米的黑點,讓孩子專注地看,當孩子看到黑點變成了白色的小太陽時,就說明孩子集中了注意力。”此外家長可以到書店買一本注意力訓練方面的書,自行對孩子的注意力進行訓練,通過有效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會大大提高。
“你怎么又溜號了?”“你上課怎么老不注意聽講?”“你要是上課認真聽了,怎么能不會呢?”在教育孩子中,許多家長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這種說法,會讓孩子認為“我就是一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想改變孩子,就要和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
媽媽可以真誠地、發自內心地對孩子說:“媽媽相信你,你上課一定能認真聽講。”家長每天都要對孩子強化這種信念,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信心和真誠。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從心理開始轉變。此時,家長要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旦發現孩子做某件事注意力集中了,就要真心地去表揚孩子,甚至可以放大優點。家長的表揚,讓孩子找到了成就感,孩子就會一天天好起來。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