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歷史知識點 > 2020高中歷史東西方主要國家知識點

          2020高中歷史東西方主要國家知識點

          來源:網絡整理 2020-03-08 16:30:20

            01英國

            一、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背景:

            1、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表現:

            ①手工工場建立并得到發展;

            ②農村中出現資本主義農場和牧場。

            (2)原因:

            ①新航路開辟后,英國地處大西洋航運的中心;

            ②圈地運動的推行;

            ③海外貿易和海外掠奪

            2、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形成和成長(有共同利益)

            ①資產階級構成:銀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場主

            ②新貴族構成:牧場主和農場主、兼營工業和商業

            3、斯圖亞特王朝(1603年——)的專制統治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權神授”厲行君主專制,觸犯資產階級利益;

            4、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有通過征稅法案的權力,同國王展開斗爭

            5、導火線:1638年,蘇格蘭人民起義

            (二)過程

            1、革命爆發:1640年11月新議會的召開

            ①目的:籌措軍費討伐蘇格蘭人;

            ②斗爭:國王企圖由議會通過法案,征收新稅;議會:拒絕通過征稅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權,得到群眾支持。

            ③意義:揭開革命的序幕。

            2、內戰爆發;

            議會軍和王軍

            著名人物:克倫威爾;

            戰役:納西比戰役、馬斯頓荒原戰役。

            3、處死國王:1649年1月

            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國(1649—1653年)

            ①克倫威爾掌握大權,實行有利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政策

            ②建立護國主政治:1653年底,克倫威爾被宣布為護國主,多次解散議會,成為軍事獨裁者。

            5、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①背景:克倫威爾死后,政局動亂。

            ②目的:保護革命成果。

            ③復辟: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④政策:實行反攻倒算,引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滿;

            6、革命完成:

            1688年“光榮革命,邀請荷蘭執政威廉和瑪麗入主英國,1689年初,威廉和瑪麗共同登上英國王位。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三)結果: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目的:限制王權;

            2、過程:1689年《權利法案》: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作為。

            3、影響: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四)意義

            1、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2、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都有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

            二、世界殖民霸權的確立,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一)海上霸權的建立

            1、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96頁的圖片)

            (二)世界殖民霸權的確立

            1、17世紀以后走上殖民爭奪的道路,相繼打敗荷蘭、法國。

            2、從事罪惡的三角貿易,并成為主要經營者。

            3、在亞洲,東印度公司進行海外殖民和掠奪,印度成為英國最大的殖民地。

            4、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發展,鎮壓北美人民的反抗導致爆發美國獨立戰爭1783年承認美國獨立。

            三、世界工業壟斷地位的形成——英國的工業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

            2、資本:資產階級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殖民掠奪,積聚了豐厚的資本,拓展了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

            3、勞動力:進一步推行圈地運動,獲得了大量雇傭勞動力。

            4、技術: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

            5、市場:(直接原因):市場需求的擴大。(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手工工場的生產供不應求。

            (二)進程

            1、時間: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揭開工業革命的序幕。(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今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

            ②1840年前后,英國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工業革命基本完成。

            ③18世紀末,工業革命逐漸從英國向歐洲大陸和北美傳播。

            2、生產手段和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

            ①機器生產取代手工操作;

            ②工廠取代手工工場

            (三)重大發明

            1、紡織:珍妮紡紗機;

            2、動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機

            3、交通運輸:1825年史蒂芬孫發明火車。(美國人富爾頓)

            (四)影響:(對英國)

            1、英國率先進行并完成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號稱“世界工廠”,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2、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3、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1836--1848年,英國發生憲章運動,工人為爭取普選權而展開大規模的斗爭。是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四、世界工業壟斷地位的喪失——19世紀末英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工業產量被美、德相繼趕上和超過,退居第三位。喪失了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最大的殖民帝國地位引起了新興的德國的強烈不滿。

            五、一戰到二戰期間的英國

            (一)一戰前

            1、英、德為爭奪殖民地形成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對殖民地的爭奪)。英國調整同法國、俄國的關系,組成英、法、俄協約國集團。

            (二)一戰后

            1、成為戰勝國,是巴黎和會的主宰國之一,雖嚴重削弱、但綜合國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繼續保持海上絕對優勢,維護龐大的殖民帝國;美國一戰后代替歐洲,掌握世界經濟霸權,企圖攫取戰后世界領導權;圍繞爭奪世界霸權,英美之間的矛盾成為,一戰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結果,國聯由英法控制,說明美國的綜合國力還不足掌握世界霸權。

            2、對外政策:大陸均衡

            (三)二戰前:30年代執行綏靖政策

            ①目的:保住既得利益,禍水東引。

            ②實質:自私自利,姑息養奸;

            ③表現:慕尼黑陰謀;奇怪戰爭;

            ④影響:犧牲了弱小國家的利益;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使30年代的反法西斯局部戰爭失敗。

            ⑤放棄:1940年5月,丘吉爾出任英國首相,對德采取強硬政策。

            (四)二戰中: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

            ①英法敦克爾刻大撤退,不列顛之戰,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②1942年初,與美國,蘇聯等國家聯合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③1944年6月,美英軍隊,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④1945年初,美、英、法軍隊從西面攻入德國境內。

            ⑤參與二戰中的四次國際會議。

            (五)二戰后

            1、衰落,初期唯美國馬首是瞻;接受美國經濟援助。加入北約組織。

            2、隨著經濟恢復和發展及歐洲共同體的成立,70年代加入歐洲共同體。

            六、其他

            1、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①戲劇家莎士比亞;

            ②思想家弗蘭西斯·培根

            2、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

            (1)概念:指英國為維護霸主地位,憑借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維持歐洲各國之間的相互牽制和爭奪,防止一國稱霸歐洲的外交政策。

            (2)實施:

            ①聯合抗法:組織反法聯盟,打敗拿破侖帝國,重新確立英國的霸主地位。

            ②聯法抗德:20世紀初與法、俄結盟,對付德國;

            ③扶德抑法:巴黎和會上反對過分削弱德國;巴黎和會后,不與法國結盟,用德國牽制法國。

            ④縱德反蘇:二戰前,英國聯合法國共同縱容德國侵略,企圖將矛頭引向蘇聯。

            02法國

            一、法國大革命(1789——1794年)-----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

            1、背景

            ①政治:封建等級森嚴;

            ②經濟: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③財政困難

            ④思想準備:啟蒙思想

            2、過程:(1789年攻占巴士底獄——1794年熱月政變)

            重大事件:

            ①發布《人權宣言》,揭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原則,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的要求,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思想武器。它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將啟蒙運動中的政治主張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來。

            ②1792年廢除君主制度,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處死路易十六。

            ③英國組成第一次反法聯盟,威脅法國;

            ④雅各賓派統治時期(革命的高潮階段)

            ☆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結束法國封建制度:把逃亡貴族的土地分成小塊出售,地價在10年內付清;農村公有土地可按當地人口分配;無條件地廢除貴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權利。作用:贏得農民對雅各賓派的支持。

            ☆試行恐怖政策:挽救了共和國、挽救了革命,但也傷及無辜。

            ☆發布總動員令:宣布全國處于緊急狀態。作用:到1793年底,法國基本把外國干涉軍驅逐出國境;

            3、意義:

            ①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人民群眾一再挽救革命,并把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

            ②結束了法國的封建制度;

            ③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

            ④為此后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具有世界意義。

            二、拿破侖統治時期(1799——1814年)(革命成果的鞏固時期)

            (一)督政府統治時期:對內不能穩定政局,對外不能抗拒歐洲國家的干涉。

            說明共和制不能適應當時實現政治穩定的需要,要迅速穩定,必須實行集權式體制。

            1799年,霧月政變,拿破侖上臺,建立獨裁體制,適應了當時形勢的需要。

            (二)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1804—1814年),確立了歐洲大陸霸主地位。

            1、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

            1、措施:頒布《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將革命成果鞏固下來,法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規范。有利于政治穩定和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摧毀了封建舊制度,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

            2、對外戰爭:

            ①性質:經歷了從反干涉為主的正義戰爭到謀取霸權為主的侵略戰爭的轉變;

            ②評價:早期戰爭捍衛了大革命成果,傳播了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在客觀上有利于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農民的解放。后期戰爭,侵犯了歐洲國家的獨立,掠奪各國人民,激起人民反抗,最后導致帝國的滅亡。

            3、帝國的崩潰:1814年3月反法聯軍進入巴黎,拿破侖退位,帝國覆滅。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

            三、法國的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完成,成為僅次于英國的工業國家

            四、巴黎公社革命

            (一)背景(自發性)

            1、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失敗,巴黎人民起義,推翻第二帝國,建立第三共和國。

            2、資產階級政府對普軍采取屈膝投降態度,準備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裝,激起工人義憤。

            (二)過程:(暴力性)

            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5月失敗。

            (三)性質: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五、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的法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發展相對緩慢,19世紀末工業的發展速度落后于美德,降到第四位。

            六、一戰到二戰期間的法國

            (一)一戰前,法德矛盾尖銳(源于普法戰爭),為對付以德國為核心的三國同盟,加入協約國。

            (二)一戰后,是戰勝國,巴黎和會的主宰國之一,收回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瓜分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同英國一起控制國聯,取得賠款。體現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

            (三)二戰前,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在德國上臺,推行侵略擴張政策,法國實行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歐洲霸主地位逐漸喪失。

            (四)二戰中

            1、1940年6月德國進攻法國,意大利對法宣戰,法國投降。

            2、1944年6月盟軍進入巴黎,法國光復。

            七、二戰后

            二戰后至50年代初,接受美國經濟援助,后進入經濟發展“黃金時期”,1967年組織并加入歐共體,“冷戰”期間,加入北約組織。

            1、戰后參與對德國的分區占領;

            2、歐共體(歐盟)成員國

           

          收藏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最近的中文字幕大全免费8|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成人av片无码免费天天看|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一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