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頻考點答題要點必讀:農業區位
2020-02-19 15:56:04高考網整理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頻考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一、農業區位分析的答題思路:
1、發展條件:有利--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不利—治整措施
2、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條件
①氣候:氣候類型、光照、熱量、降水及配合情況;具體表達的有:光照-降水多少,熱量-地勢、緯度,降水-地形、氣壓帶、風帶,晝夜溫差-降水、地勢,冬季氣溫、風。
②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海拔高度、坡度等。具體表達的有:平坦-機械化,山地、丘陵-排水,利于多種農業生產。
③土壤:土壤類型、肥沃程度、鹽堿性、土層厚度、土壤質地等。具體表達的有:酸性-茶樹,貧瘠、鹽堿-牧草,紅壤-酸性強、粘性重、通氣性能差、有機質含量低。
④水源:河湖密度、水量、季節變化、旱澇等,具體表達的有:河流、冰川融水灌溉
⑤生物資源:種類、分布、數量
(2)社會經濟條件
①市場:市場距離、人口數量、消費習慣和水平。市場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
②交通:海陸空運輸條件對商品農業影響。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即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減小。
③政策:價格的調節、政策性補貼、資金和技術的支持
④勞動力:數量、素質、價格
⑤農業技術:生物技術、耕作技術、灌溉技術、機械水平
⑥工業基礎
二、如何分析某—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
l、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2、從光照、熱量、降求、晝夜溫差、氣象災害等方面去分析;
3、從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氣候條件分段分析。
例1、試分析華北地區棉花生長的氣候條件。
①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長和收摘。
②不利條件:播種期適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例2、亞洲水稻種植業的區位因素
(1)自然條件
①高溫多雨、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
②河流中下游的沖積平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社會經濟條件
①悠久的種植歷史、豐富的傳統經驗
②人口稠密、勞力充足
③人均耕地少,水稻單產高
④當地主食,市場需求量大
例3、商品谷物農業、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因素
①優越的自然條件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生產規模大
③機械化水平高
④便利的交通運輸
⑤商品冷藏與保鮮技術的發展
例4、季風氣候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利: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
弊:旱澇災害頻繁.
三、常見的案例
⑴ 茶葉生長的有利條件: ① 氣候濕潤多雨; 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 青藏高原生產青稞的自然條件:地勢高,氣溫低,溫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 尼羅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產長絨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條件.
⑷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① 有大面積干旱半干旱區域,草原優良;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飲水;③ 無大型野生肉食動物.
⑸ 西歐(美國東北部)發展乳畜業的有利條件:① 緯度高,氣溫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貧瘠,不適宜發展種植業,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自然條件);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場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社會經濟條件)
⑹ 季風氣候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利: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弊:旱澇災害頻繁.
變式:
溫帶季風氣候(黃淮海平原)發展棉花種植的有利條件:
①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利于棉花生長;② 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長和收摘。
⑺ 中亞地區農業以荒漠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為主,原因:① 中亞深居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適宜發展荒漠畜牧業;② 境內有額爾齊斯河、阿姆河、錫爾河等河流,宜發展灌溉農業.
⑻ 熱帶經濟作物經營方式:企業化種植園 .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 .
主要分布:南亞、東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國經濟結構特點:以熱帶企業化種植園為主的單一經濟
所在國如何發展經濟:① 繼續發揮優勢,抓好熱帶經濟作物生產;②狠抓糧食生產,努力增產糧食;③ 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④ 加強“南南合作”;⑤ 加強“南北對話”,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⑼乳畜業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畜牧業地域類型,其生產對象是奶牛,產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黃油和奶酪。
典型地區:西歐、美國東北部、新西蘭等地區和國家。
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濕潤(美國東北部為冷濕),不利于農作物成熟,適宜生長多汁牧草;草場面積廣闊;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新西蘭除外)
(2)社會經濟因素:人口密集,城市分布集中,消費市場廣闊;交通便捷;科技水平高。
四、常見的疑問
(1)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導因素”
主要因素:指一區域符合某種農業發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限制因素:指不能滿足農業生產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區水源缺乏,是該地區農業生產的限制因素。
主導因素:指對某種農業生產影響最大的因素,如果沒有該因素,就不可能有這種農業生產的分布。
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在判斷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甘蔗種植分布、甜菜種植分布,其主導因素為氣候;西北地區水源對農業影響最大,則限制因素為主導因素。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