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太平天國運動》教案一
2019-09-19 23:28:01網絡資源
高一歷史教案:《太平天國運動》教案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規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在教學中,要運用歷史材料和歷史地圖,引導學生探究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和發展的原因與過程,要引導學生把《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里進行評價。
2.課標要求: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對這一節內容作了這的要求: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理解洪秀全的農民革命思想特點。
(2)掌握太平天國運動發展和強盛的過程,從中剖析太平天國不斷發展的原因。
(3)掌握《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主要內容,理解兩者的歷史意義和局限性。
。4)剖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教訓。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歷史材料和歷史地圖,引導學生探究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和發展的原因。
(2)通過歷史短劇表演,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天朝田畝制度》的意義和局限性。
。3)通過提問、列表和對比等多種方式,促使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農民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單純的農民運動無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太平天國的興起與發展;《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
【教學設計】
一、說學情
特點:高一學生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參與意識強, 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
不足:歷史知識的儲備不充分,歷史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
對策:加強學生歷史綜合素質的培養。
設計理念:創建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