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教案:《裝在套子里的人》教案四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9-02 19:26:54
高三語文教案:《裝在套子里的人》教案四
教學目標
1、分析別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時代意義。
2、領會作品中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
3、辨證看待“套子”的意義,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人物形象及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
教學方法:點撥、品味、研討。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回憶學過的小說,由林沖、翠翠引出別里科夫。
結合課文,分析別里科夫人物形象,挖掘這一形象的意義。
分析病態的別里科夫。
望其形:穿著、出行、行為、住處——生活套子
聞其言:“千萬別出什么亂子——思想套子
問其事:開除學生、漫畫事件、騎車事件、爭吵事件
維護者
切其脈:沙皇專制
犧牲品
分析小說結尾的深層含義及給讀者的啟示。
明確:從根本上推翻沙皇專制,呼喚自由,同時思考現實中的“套子“
研討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明確:夸張、對比、細節等來諷刺病態的人,批判沙皇專制統治的現實。
討論課文中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歸納:諷刺是用漫畫或嘲諷的語言描繪刻畫對象,以達到否定和貶斥的效果。課文中的諷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 夸張的語言和漫畫式的勾勒,如大熱天穿雨鞋帶雨傘,穿暖和的棉大衣,從樓上摔下卻安然無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 揭示人物荒謬的生活邏輯。如別里科夫將教師騎自行車與學生用腦袋走路聯系起來,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變革的思想。
③ 含蓄的對比,如別里科夫轄制著全城,人們都戰戰兢兢,反過來他自己又是戰戰兢兢不能入睡。這些描繪和刻畫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別里科夫腐朽丑惡的靈魂。同學們讀這類文章,笑過以后要將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內心,認真進行思考,才會有所悟,有所得。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