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快速有效調整的幾大方法 值得一看
2019-05-29 12:17:50網絡整理
當前考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過強的壓力,過分的焦慮,長時間用腦不合理、不科學,導致了大腦功能的紊亂和異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考試焦慮癥。那么高三學生該如何調整好心態呢?下面是高考心理快速有效調整方法高考前怎樣調整心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心理快速有效調整方法
一、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
自信不一定讓你成功,但丟失信心一定導致失敗。在高考前夕,如果沒有信心會導致考生心理混亂,影響自己的實力發揮。所以,考生要樂觀向上,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首先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定位,這個目標不要超過自己的實力,然后向所確立的目標進取。其次,不要在沖刺階段過多責備自己的不足,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勢,給自己在臨考前樹立自信。最后,心態不好時要不斷進行自我激勵,增強自己的信心。當然,信心是建立在考試實力基礎上的。因此,加強復習,提高實力才是強化信心的重要舉措。
二、把積極情緒調動起來
家庭和社會對考生考試的過分關注,都會使考生產生心理壓力。放松有助于緩解情緒。所以,考生要學會優化情緒,調節心態,正確地對待外來的壓力,不與他人攀比,以平常心對待考試,把考試看成是一種挑戰,有助于自己輕裝上陣。心情不好的時候,考生要多想想自己生活中愉快、開心的事情,還可以聽聽自己喜歡的輕音樂,把積極情緒調動起來。
三、讓自己更科學的備考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認為,備考階段一定要跟住老師的復習節奏走,老師經驗豐富,對教材理解更深刻,能把各種知識點穿成線,這樣才能指導我們更科學的備考。”
當然,在高考備考過程中,考生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缺漏、強項,抓緊查缺補漏,可以結合自己現在的時間以及各科學習的要求,考核的標準,以終為始,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然后每天嚴格按照計劃去執行。總之,做好精神、物質、體力準備,讓自己更科學地應對考試,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
四、平常心對待進入狀態
臨近高考,有的考生因情緒過于緊張,總希望時間過得慢些,自己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最后的沖刺復習,也有一部分考生則希望時間能過得快些,早點考完,也可以早點放松。其實,考生帶著自信、優化了情緒、做好了中高考知識上的準備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心理和身體調節到最佳的應考狀態。
那么,不把考試看得太重,坦然應考,合理安排作息、合理飲食、保持一定的運動,排除雜念,有條不紊、踏踏實實度過每一天,無論在考前和考中都以平常心對待,這樣,考生心情自然穩定,可以用飽滿的精神狀態面對高考了。
高考生怎樣做好心理調節?
1、高考前怎樣調整心態
首先是放松法。第一種叫呼吸放松。通過調節呼吸,使自己緊張的情緒舒緩下來。第二種叫肌肉放松。從頭上往下,右手緊握,握得很緊,再緊再緊,直到發抖,然后慢慢慢慢地把自己的手指放開,然后慢慢慢慢地去體驗這樣一種放松的感覺,可以舒緩焦慮的情緒。
其次是宣泄法。第一種就是把話說出來,找你的好朋友、找你信賴的人,或者找專業的咨詢師,把你現在的擔心、現在的情緒、現在的感受、現在的狀況說出來。第二種可以把它喊出來,找一個空曠的地方,或者沒有人的地方,你可以大聲地喊:“我現在很緊張!”“我一定要克服它!”就這樣大聲地喊出來。第三種就是寫下來,把內在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
第三是運動法。每天安排1小時左右的運動時間,跑步、打籃球、打乒乓、踢毽子等,凡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均可選用。
2、充分了解高考形勢
不少考生埋頭復習,不了解高考內容改革,不了解高考命題改革,不了解3+X的考試模式。他們認為只要把功課掌握好,就能考得好,就能發揮得好,這顯然是不明智的,高考一張卷子不可能囊括所有考點,所以我建議每個考生都要反復地閱讀與理解“考試說明”,把握住高考的方向,有針對性地對高考進行充分的準備。
3、合理的高考目標期待
考生要根據自己平時學習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心理的狀況來分析自己的學習實力、學習潛能,實事求是地確定自己的高考目標。目標的確定應該適度,目標期待過高難以達到會使考生自己產生挫敗感,失去自信,進而增加考試焦慮;如果目標期待太低則容易滿足現有的學習水平,消磨考生的進取精神,使他們喪失斗志,影響潛能的發揮。
4、正確對待外來壓力
家庭和社會對高考的過分關注,會使考生產生較大心理壓力。考生如能正確地對待外來的壓力,有助于自己輕裝上陣。
考試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別人的意見、想法正確的就接受。別人盡管出于好心,但意見并不一定正確,也沒必要成為自己的心理負擔。考生只要是按自己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地備戰高考,就沒有必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