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我國主要矛盾變化及度假休閑方式
2019-05-21 08:51:00高考網整理
【語錄】
1.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
2.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習近平
3.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習近平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猜想解析】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標志著人民需要的拓展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前進上升;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標志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乘勢而上;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標志著解決矛盾的方向、重點、途徑、機制等都有了新的內涵和要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內在要求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必將深刻影響中國發展的高度、深度與廣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求我們必須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認同、文化自信,我們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蕩中凝聚力量、站穩腳跟。“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正確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指南。堅持辯證地、發展地、全面地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傳統文化類節目以其精良的制作,精深的內涵,創新的形式,觀眾喜聞樂見的趣味性,展現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激發了中國觀眾的文化自信,增強了觀眾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充分發揮了文藝作品“文以化人”的重要功能。
《漢字風云會》《國學小名士》《詩書中華》,《中國詩詞大會》《伶人王中王》等文化綜藝節目中,文化名人作為點評人或解讀人,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對節目中出現的漢字、詩詞的背景淵源進行講解,極大滿足了觀眾對傳統文化的求知渴望,使觀眾能夠享受求知的樂趣,從而增加節目的吸引力。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作為中華文化的深耕者與傳播者,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必將在傳承與創新中牢記使命,以自信和包容迎接多元文化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