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知識點: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18 13:52:38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知道:
1. 戰后英國世界霸權地位的變化:英國的世界霸權遭到美國的挑戰;從債權國變成債務國,經濟發展緩慢;殖民體系漸趨瓦解。
理解:
1. 巴黎和會與凡爾賽體系:
時間:1919年1月到6月5。
美國、英國與法國主導了和會進程:
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十四點原則”重視國際組織的作用;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在維持英國霸權地位的同時,保證大陸力量的均衡;法國總理克列蒙梭主張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國,確保法國的大陸霸權。
簽訂《凡爾賽和約》,對德國實行嚴懲。
簽訂《巴黎和約》,構成了決定戰后國際格局的“凡爾賽體系”。
1920年1月,國際聯盟成立。
2. 華盛頓會議與華盛頓體系
背景:
凡爾賽會議后,歐洲的政治秩序暫時得到穩定。在亞太地區,新的政治秩序還沒有建立起來;英國、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海軍軍備競賽日趨激烈。為緩和矛盾,解決亞太問題和 裁軍問題,美國倡議召開華盛頓會議。
內容:
《四國條約》終止英日同盟,保證四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權利與和平關系。《五國海軍協定》提升了美國的海軍實力,英國的海上優勢開始喪失,日本的海軍力量發展受到限制。《九國公約》,保證中國門戶開放政策。
華盛頓體系: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和發展,它通過一系列條約確立了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史稱“華盛頓體系”。
運用: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確立的世界新秩序。它建立了國際聯盟這一世界性國際組織,以適應世界整體化進程的需要。它所奠定的國際新格局,為20年代世界的相對平穩發展創造了條件。然而,作為強權政治的產物,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局面只是短暫的“休戰”。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