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備知識點框架
2019-04-14 15:24:00本站原創
高考政治必備知識點框架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1、 國家的本質和根本屬性?我國的國家性質?
(1)從本質上講,國家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2)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和本質?
(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是對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的統一。
(2)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3、我國人民民主的特點及表現?
在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不僅表現在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還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有有制度、物質、法律保障;也表現在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4、 民主和專政的辨證關系
我國的民主和專政是辨證統一的。一方面,民主和專政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于人民內部,專政則適用于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另一方面,民主和專政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證。
5、 為什么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作為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政治基石。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只有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才能調動人民群眾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只有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6.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新要求?
擴大了社會主義民主;實行依法治國;強化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政府職能;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 文化;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7.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有哪些?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
(2)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表現。
(3)監督權,包括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和控告權。
高考政治知識歸納
文化傳承與創新
1.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3. 文化多樣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4.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5. 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6.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7. 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
8. 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9. 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10. 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傳統建筑,成為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11. 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
12. 繼承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兩個方面。
13. 教育是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的功能,要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
14.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徑。
15. 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16. 文化多樣性,是世界基本特征,也是世界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17. 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18. 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19. 在實踐基礎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既是人類文敏發展的動力,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高考政治知識點
1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計劃和市場
市場調節:無形手(遵循價值規律——通過價格、供求、競爭實現)
國家宏觀調控:有形手(三個手段)
2、如何規范市場秩序?
(1)實施嚴格的市場規則(準入、競爭、交易)
(2)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3)每個經濟活動參加者都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
3、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有哪些?(為什么市場經濟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2)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后果:會導致資源浪費;經濟波動;兩極分化。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基本標志。(2)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
(3)能夠實行科學的宏觀調控。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什么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1)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
6、我國的宏觀調控
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手段【經濟計劃+經濟政策(財政、貨幣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
7、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8、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1)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推動經濟戰略結構性調整。
3)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4)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