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背知識點總結歸納
2019-04-14 14:14:45本站原創
高中政治必背知識點總結歸納
一、外匯與匯率:
1.外匯的含義: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的含義: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3.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則外幣升值,人民幣貶值;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外幣貶值,人民幣升值。
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貨幣被崇拜的原因:貨幣產生后,就成了社會財富的象征。
(2)貨幣并不神秘:不應盲目崇拜,從貨幣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從本質上看,它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從職能上看,它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職能。
(3)對待貨幣的正確態度(三句話):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從獲取金錢的手段上看:要取之有道。用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
從用途上看: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人還應該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反對金錢無用論與金錢萬能論。
三、供求關系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1.供不應求,價格升高。----形成賣方市場(由賣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2.供過于求,價格降低。----形成買方市場(由買方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四、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1.區別:
(1)含義不同: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2)決定因素不同: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
2.聯系: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一般來說,二者成正比關系。
高中政治知識要點
1、民主選舉:
選舉方式:(1)直接選舉(縣或縣級以下的選舉) (2)間接選舉(縣級以上的選舉)
(3)等額選舉 (4)差額選舉(人大代表的選舉)
各自優點:直接選舉——使每一個選民都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選擇自己最信賴的當家人。 間接選舉——適合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
等額選舉——可以比較充分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缺點:限制了選民的自由選擇,積極性受到影響。
差額選舉——提供選擇的余地,被選舉人形成相應的競爭,有助選民了解候選人缺點:易導致虛假宣傳、金錢交易。
采取什么樣的選舉方式,主要是由以下條件決定:
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的文化水平。
我國根據國家性質、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狀況及國情——采用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
2、民主決策:
方式——(1)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通過專家咨詢制度
(3)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4)通過社會聽證會制度
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意義:有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
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3、民主管理:
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民主實踐,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徑。
(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它們都是基層民主自治組織或機構,不是政府機構) 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4、民主監督:
(1)民主監督方式:
A 通過信訪舉報制度 B 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C 通過輿論監督制度
D 監督聽證明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民主監督的積極作用:
A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
B 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C 有肋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 有序的政治參與——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區別: A 是否遵循法律、規則、程序(也是判斷有序與無序的準繩) B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 C是否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高中政治知識點
一、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2)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人大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國家權利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的權利,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的一切重大的事務,并由權利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具體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利。
(3)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行使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5)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行政區內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討論決定本行政區的重大問題并由它監督實施。
(6)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及其產生: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
(7)人大代表的職責: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8)人大代表的職權:審議議案、表決各項決定、提案權、質詢權。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政體:一個國家的政權機關的組織形式
(2)我國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3)我國政體的組織和活動的最重要特點:實行民主集中制。
(4)實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現: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只有人民代表大會才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是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充分發揮"兩個積極性"。
(5)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
(6)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的權利機關;由國家權利機關產生其他的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的原則。
(7)人民代表大大會制度的優越性:這一制度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真正保證了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的,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