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基礎知識點總結歸納
2019-04-14 13:58:05本站原創
高考政治基礎知識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1、文化的繼承性
(1)傳統習俗的繼承:
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傳統建筑的繼承:
建筑是立體的文化,凝固的藝術,一個民族的建筑無不體現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傳統文藝的繼承:
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
(4)傳統思想的繼承
中國傳統思想,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
2、傳統文化的特點: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容又能夠因時而變。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對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維系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3、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適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所以,傳統文化的內容應與時俱進。
4、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
(1)從民族、國家、社會的角度來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2)從個人角度來看,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發展,更好地創造新生活。
5、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6、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1)繼承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2)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7、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1).社會制度的更替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2).科學技術的進步會對文化發
展產生重要影響。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例如:當代信息技術)
(3).思想運動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思想運動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不同思想在思想運動中相互激蕩,不但催生著社會變革,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4)、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高考政治易錯知識點
易錯點1 凡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都是商品
易錯分析:
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體。一種勞動產品雖然用于交換,但如果不再具有使用價值,也就不再有價值,那么它就不再是商品。比如有毒的產品、假冒偽劣產品不是商品。
易錯點2 跟著價格走就是自覺遵循和運用價值規律
易錯分析:
價值規律發生作用與自覺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不完全是一回事。價值規律是客觀的,其作用也是自發的。但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認識和利用價值規律來指導經濟活動。因而,自覺遵循和運用價值規律,不是被動地跟著價格走,盲目地擴大或縮小生產規模,而應該根據價格信號綜合各方面信息,從長遠和動態中把握價格和供求的變動趨勢,進行正確的決策。
易錯點3 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紙幣是勞動產品,用于交換,因而是商品,有價值
易錯分析:
(1)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2)紙幣是勞動產品這一點毫無疑問,但紙幣“用于交換”與一般商品的“用于交換”不是一回事。商品本身包含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屬性。商品“用于交換”是指一方通過讓渡商品的使用價值(或價值)而獲得另一方商品的價值(或使用價值)。紙幣“用于交換”,人們的目的不獲得紙幣的價值即生產紙幣所耗費的勞動或紙幣的使用價值,而是用它代替金屬貨幣來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正因為如此,紙幣才需要國家發行并強制使用。紙幣不是商品,其本質只是價值符號,它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職能。
易錯點4 凡物價上漲就意味著通貨膨脹,凡物價下跌就意味著通貨緊縮
易錯分析:
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的關系:通貨膨脹伴隨著物價上漲,但物價上漲不等于就是通貨膨脹。只有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才是通貨膨脹。
通貨緊縮與物價下跌的關系:通貨緊縮伴隨著物價下跌,但物價下跌不等于就是通貨緊縮。只有全面、持續的物價下跌,才是通貨緊縮。
易錯點5 通貨緊縮,物價下跌,對消費者而言,通貨緊縮比通貨膨脹好
易錯分析:
(1)通貨緊縮,物價下跌,企業和商家為擴大銷售也會相應降價,給消費者直接帶來一定的價格實惠。
(2)通貨緊縮影響企業產品銷售和利潤增長,增加企業的經營困難,嚴重的通貨緊縮更會影響投資信心和消費心理,導致惡性價格競爭以及經濟衰退,從根本上不利于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
(3)無論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都會影響正常的經濟秩序,都不利于經濟的平穩發展,都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易錯點6 等價交換是指每次商品的交換是等價的
易錯分析:
等價交換原則是在動態中通過價格波動實現的,從單個交換過程中看,價格時漲時落,但從一段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價格總的來說仍然與價值相等。等價交換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換的平均數中.
高考政治知識要點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
2、供求影響價格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賣方市場(賣方起主導作用,處于有利地位)
②供過于求,價格降低——買方市場(買方起主導作用,處于有利地位)
3、價值決定價格
①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一般情況下,商品價值量與價格成正比)
②商品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對于商品生產者來講,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于不利地位;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于有利地位。
③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④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4、價值規律
①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②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二、價格變動的影響
1、對人民生活的影響:①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②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購買,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將增加對該商品的購買,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即替代品的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反向的)
④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反之,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隨之增加(即互補品的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同向的)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調節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