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專業:金融學最有錢途的專業
2019-04-11 16:07:54網絡資源
提起金融學這個字眼,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詞匯可能都是精英、高薪、能力強等高端詞匯;腦海中也許會浮現這樣的畫面,穿著筆挺的黑西服或套裙以及擦得锃亮的皮鞋或尖細的高跟鞋,穿梭于金融街的高檔寫字樓之間,舉手投足強勢干練;收入可觀,每個月拿著不菲的薪資。
比如前段時間特別火的一部劇——《最美的時光》中的男主角陸勵成,他的職業就是投行高級投資總監,坐擁幾千萬甚至上億資產,每天經手的都是七位數以上的資金流。典型大眾心中金融界人士的樣子。而他的大學專業就是金融學。
在近幾年的高考報考熱門專業排行榜、畢業收入排行榜等諸多榜單中,金融學一直高居榜首,很多高考生及家長都趨之若鶩。但是,他們大多只是奔著傳說中的高收入、有“錢”途而報,并不真正了解金融學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專業。
那么到底金融學專業具體要學什么?哪些學生適合學?畢業后真的像電視劇所演那樣容易找到高薪酬的好工作嗎?
下面一起來揭開這個高大上專業的神秘面紗!
金融學專業究竟學的是什么?
從理論上講,金融學專業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經濟學科,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個人、機構、政府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
金融學專業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不同學校對于金融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并不相同,大體上有以下課程:基礎課程包括微觀、宏觀經濟學、金融學原理、會計學、統計學、計量學等;專業課程包括貨幣金融學、國際金融學、投資學、公司金融、金融機構管理、金融工程、財務報表分析等。
修學年限為四年,畢業后授予的學位是經濟學學士。
報考金融學需要數學或理科基礎好?
金融學其實是一個有點偏理的專業,那是否需要一定的理科或數學基礎才能學好呢?究竟什么樣的學生適合報考?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陸軍副院長認為,金融學的學生要對證券、銀行、保險、股票、外匯市場等比較感興趣,數理能力要好;而且由于金融會涉及到各行各業,因此學生最好還能有寬廣的知識面,什么都懂一點。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李曜副院長也說,無論是理科生還是文科生,各方面都比較均衡的學生比較適合這個專業。
新浪高考志愿通平臺首席專家孫成老師則分析得更具體,他認為,金融學對學生要求較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交際能力,因為金融學本身就是和人打交道的專業,對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溝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二是管理能力,金融學有一定的管理職能,管理能力比較好的學生進入社會是比較吃香的;三是研究能力,金融學的很多專業課都要運用到數學這個工具,有非常多的數學模型,對學生的研究能力要求比較高。
不過,很多能力都可以在大學時進行培養,院長們都十分強調的一點是,首先要對這個專業感興趣,要遵循自身的興趣和特長,找好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跟風,蹭熱門填報。沒有興趣的話,學任何一門學科都是痛苦的。
最有“錢”途?
未來究竟是“金融屆大咖”還是“金融民工”?
金融學專業之所以這么熱門,是因為很多考生和家長認為金融學就業前景好,畢業就能找到工作,并且是體面、高薪的好工作。這一點在每一年都號稱是“史上最難就業年”的當下,是非常吸引力的。那金融學專業的就業情況是不是真的這么好呢?
上海財經大學招辦副主任彭曦介紹,由于中國社會行業結構化的差異,以及社會處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個人財富增加,金融理財需求增加,導致金融機構薪水比較高。選擇金融行業,從物質財富上來講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個人的薪酬水平還是要看個人能力,金融學提供一個邁進門檻的敲門磚,進入金融行業的機會更多一點,但最終還是要看學生自己的能力和定位。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陸軍副院長表示,金融學就業前景不錯,就業面廣,如銀行、保險、基金、信托、企業財務部門、監管機構等。對于名校金融學專業學生而言,就業并不用擔心,中大嶺南學院金融學本科畢業生年薪起薪在8萬以上。但是就全國所有的畢業生而言,熱門專業并不等于好找工作,因為學的人多,競爭也激烈。不過一旦擠進這個門檻,確實薪資水平會比其它專業高一點。
所以,并不是每個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都能華麗上位,擠進金融界,成為年入百萬千萬的大咖,風光無限的。與光鮮亮麗的外表不同,金融從業者大多會自嘲為“金融民工”。
網友“曾小雙”說,“我想象中的金融人士應該是工作在一線發達城市最繁華的金融中心,每天穿戴著奢侈品,動輒討論上億資金使用問題的人。但是最后我發現自己的工作不過是一個金融民工,每天在枯燥的數字中找問題、套準則,而自己的身體耐受程度遠遠不及勞動強度,收入的上漲也比不上房價的上漲。出于對金融民工生活方式的厭惡,最后我不得不離開沿海一線城市的金融行業,回到西部的一線城市從事外企工作。”相對高薪資的背后,高壓繁重的工作更是常態。甚至有人說,從苦逼的券商研究員到看似高大上的投資銀行家,再到看著光鮮亮麗的信托經理與PEVC投資經理,所做的工作其實都只不過是人民幣的搬運工外加拉皮條和吹牛。
某論壇一位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分析得比較客觀,“本人就是金融本科畢業,告訴你一個真實情況:學校水平相同的情況下,比起其他社科專業確實不錯,像我的同學基本上都能到金融相關行業工作,還有一些考公務員的。金融專業比起一些管理類、營銷類專業還是能學到寫實實在在的東西的,至少通過四年的學習,你能產生一個金融理念,即使將來不從事相關行業,你也能對金融經濟環境有一個自己的分析,有助于你合理支配自己的經濟活動。不過如果你想去大城市的大型金融企業工作,那對學歷和工作經驗的要求都是很高的,最好是名校研究生畢業。建議大學期間學好英語、會計、法律,本專業的課就更不用說了。假期盡量去實習。”
不同層次考生的報考建議
對于想要報考金融專業的學生,這幾位老師從不同角度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報考建議。
陸軍副院長認為,對于以后想要從事金融行業的學生來說,本科不一定要學習金融學專業,可以碩士階段來學。因為金融滲透到各個領域,非常廣泛,對學生有著較高的知識涉獵的要求。比如學生本科學習材料學,研究生學習金融學的話,那對材料行業的了解就比其他人要深刻,工作起來更得心應手。
他還建議,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可以修雙學位,比如多修一門物理、化學、生物、材料或電子工程等專業,這樣競爭力更強。
作為金融學專業畢業的過來人,某網友也認為,“金融行業是所有文科生最喜歡的行業,但是目前文科畢業生比例卻過高,因此,金融類專業(經濟類、管理類)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體制內金融行業的待遇高、門檻高、競爭激烈,對于考生而言,選擇金融行業這條道路并不容易。文科生若想進金融行業,可以考慮人民銀行原直屬的金融高校;理科生盡量不考慮在本科階段選擇經濟學、管理學專業,若理科生執意要選擇金融行業,可在本科階段將經濟學或者金融學作為第二專業輔修,碩士階段再考慮選擇金融學較為合適。”
目前開設金融學專業的高校可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專門的財經類院校,比如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還有一種是綜合性大學,比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金融學專業都很不錯。那學生報考時是選擇專門的財經院校還是選擇綜合性大學好呢?
對此,孫成老師的建議是,要看考生未來的定位和規劃。對于有強烈愿望想要進入金融領域工作并且想要一直留在這個領域的學生,建議去專業類的院校學習,這樣學的東西會更加精細、專業和徹底。但是對于綜合能力比較強且對未來是否要堅定從事這個行業不太確定的學生,建議選擇綜合類院校,因為這類學校培養的學生各方面都會涉獵,未來的選擇面更廣。
而對于那些無法進入到較好的一本院校金融學專業,但又一心想讀金融學的考生,孫老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不要盲目地追高院校,可以報考那些金融學專業是這所學校王牌專業的二本或專科院校,可以學到一些實用的知識。如河北金融學院、廣東財經大學(原廣東金融學院)等,都是老牌子的金融院校,分數并不高;還有些職業學院,原來的老牌子的中專,很多地方性銀行會到這些學校做校招,就業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