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 高考文言文翻譯易錯點分析

          高考文言文翻譯易錯點分析

          2019-04-06 21:37:32本站原創

            嚴復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信”指意義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直譯和意譯是文言文翻譯的兩種基本形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只有在不能直譯的情況下才能意譯。高考設題大都是要求直譯,做到逐字落實,意譯容易失分。通常有十種簡易的方法:(1)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地名、人名、物名、職稱、器皿等,可照錄不翻譯。(2)刪:刪去不需要翻譯的不表意的虛詞。(3)補:翻譯時應補出省略的成分。(4)換:翻譯時應把古代詞語換成現代詞。(5)調:翻譯時,有些句子(謂語前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后置等)的詞序需要調整。(6)選: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7)譯:一字不漏地譯出實詞(含活用的詞、通假字)和有表意的虛詞。(8)意: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內容,無法直譯的就要意譯。(9)縮: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以將其凝縮。(10)擴: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單音詞擴為同義的雙音詞或多音詞,二是對一些言簡意豐的句子,翻譯時,要擴展其內容,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

            高考文言文翻譯有九大易錯點,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要特別注意,以減少失誤:

            一、誤譯文言實詞

            例1.光武南定河內,而更始大司馬朱魷等盛兵據洛陽。光武難其守,問于鄧禹曰:“諸將誰可使守河內者?”(《后漢書?鄧寇列傳》)

            [誤譯]光武責難那位太守,并向鄧禹問道:“將領中誰是可以派去鎮守河內的人?”

            [解析]“難”在古代漢語中有兩個基本用法:①讀“nán”,困難,與易相對;②“nàn”,責難,責備。這里的“難”字取第一個意項的意動用法,譯為“認為……很難”。“守”也有“鎮守、防守”“太守”等義項。根據語境,上文講“光武定河內”,下文問“諸將誰可使守”,“守”字顯然是“防守”“鎮守”之意。

            [正確譯文]光武認為河內防守很難,向鄧禹問道:“領將中誰是可以派去鎮守河內的人?”

            二、誤譯文言虛詞

            例2.伯章若無所聞,第曰:“吾亦知之,但道遠不能至耳。(宋濂《杜環小傳》)

            [誤譯]伯章好像沒有聽到這些話,只是說:“我也知道這事,但是道路遙遠難以到達。

            [解析]句中的“但”是強調作用的副詞,應譯為“只是”,不表示轉折關系,這個義項中學教材中出現過,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觀羅敷”。

            正確譯文]伯章好像沒有聽到這些話,只是說:“我也知道這事,只是因道路遙遠不能成行罷了。”

            三、譯文用詞不當

            例3.臣非禮之祿,雖萬鐘不受;若申其志,雖簞食不厭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貧臣!(《后漢書?樊英傳》)

            [誤譯]不合禮義的工資,即使非常優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實現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飲食也不厭棄。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貴,怎么能使我貧窮呢!

            [解析]“俸”即俸祿,指封建時代官員的薪水。“工資”,按期付給勞動者的報酬。二者雖有相似之處,時代感不同,內涵也不盡相同,不可用“工資”代替“俸祿”。

            [正確譯文]不合禮儀的俸祿,即使非常優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實現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飲食也不厭棄。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貴,怎么能使我貧窮呢!

            四、語言不合規范

            例4.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無所據矣。(《后漢書?樊英傳》)

            [誤譯]然而你當初不惜以非常寶貴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祿之后,卻又聽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與隱退都沒有根據了。

            [解析]這段譯文的不規范表現在兩個方面:①文白夾雜,“身”“匡救”等文言詞語沒有譯出。根據語境,“身”可譯為“生命”:“匡救”可譯為“匡時救世”。②風格不一致,整體上看是嚴肅的書面語,而“翻白眼兒”顯然是口語化的。

            [正確譯文]然而你當初不惜以非常寶貴的生命,使君王發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祿之后,卻又聽不到你匡時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與隱退都沒有根據了。

            五、不辨感情色彩

            例5.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晉書?皇甫謐傳》

            [誤譯]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書籍之中,以至廢寢忘食。

            [解析]“耽玩”,深深地愛好玩味,帶有褒揚色彩,可譯為“沉醉”(深深地處于某種美好的境界之中);譯文中的“沉湎”是貶義詞。

            正確譯文]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書籍之中,以致廢寢忘食。

            六、誤譯原句語氣

            例6.諸將諫曰:“高峻精兵萬人,率多強弩,連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無乃不可乎?”恂不應,遂斬之。遣其副歸告峻曰:“軍師無禮,已戮之矣。”(《后漢書?鄧寇列傳》)

            誤譯]現在想讓他投降卻反倒殺他的使者,難道不可以嗎,初中學習方法?

            [解析]譯文處理為一種強烈的反詰語氣,不恰當。從語境來看,這是一段“諫”辭,話語方向是“下”對“上”,適合用委婉的語氣:“無乃……乎?”這個固定結構在文言文中,也表示一種商量、請求對方重新考慮的委婉語氣,譯為“恐怕……吧?”

            [正確譯文]現在想讓他投降卻反倒殺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七、誤譯語法關系(單句)

            例7.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元史?張養浩傳》2006年高中重慶卷)

            [誤譯]已經用刑法處罰了他們,又派強盜看著他們,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

            解析]在這個句子中,“目”,名詞用作動詞,譯為“看待”。“以……目之”,譯為“把……當作……看待”。“盜”,名詞作狀語。“以盜目之”應譯為“把他們當作盜賊看待”。譯文處理為連動結構,也錯解了文意。

            正確譯文]已經用刑法處罰了他們,還把他們當強盜看待,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

            八、誤譯分句關系(復句)

            例8.清河王太傅轅固生者,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景帝前。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也。”(《史記?儒林外傳》)

            [誤譯]湯王、武王沒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殺了國君。

            [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關系的固定結構,應譯為“不是……,而是……”,譯文處理為承接關系是錯誤的。

            [正確譯文]湯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殺君。

            九、不懂修辭和文化知識

            例9.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孟子?公孫丑》)

            [誤譯]昨天有國君命令來,他正發愁沒柴燒,不能上朝復命。

            [解析]“采薪之憂”是疾病的婉詞。

            [正確譯文]昨天有國君命令來,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復命。

            考生做文言文翻譯題時,不防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檢查,看看自己的譯文是否正確,以提高得分率。

            【真題演示】

            一、(2015年高考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翛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翛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時謂名言。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圍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墮于護龍河,填尸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屢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金人來索太上、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并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斗殺之,誤傷太子。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茍不已,則以死繼之。”越五日,無肯承其事者。傅曰:“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遂從太子出。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定。

            (節選自《宋史?孫傅傳》)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5年高考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來護兒,字崇善,未識而孤,養于世母吳氏。吳氏提攜鞠養,甚有慈訓。幼而卓犖,初讀《詩》,舍書嘆曰:“大丈夫在世,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群輩驚其言而壯其志。及長,雄略秀出,志氣英遠。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進位上開府,賞物一千段。仁壽初,遷瀛州刺史,以善政聞,頻見勞勉。煬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戀,累日不能出境,詣闕上書致請者,前后數百人。帝謂曰:“昔國步未康,卿為名將,今天下無事,又為良二千石,可謂兼美矣。”大業六年,車駕幸江都,謂護兒曰:“衣錦晝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賜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謁先人墓,宴鄉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飲盡日,朝野榮之。十二年,駕幸江都,護兒諫曰:“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駐駕洛陽,與時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專為身謀。”帝聞之,厲色而起,數日不得見。后怒解,方被引入,謂曰:“公意乃爾,朕復何望!”護兒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構逆,深忌之。是日旦將朝,見執。護兒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執矣。”護兒嘆曰:“吾備位大臣,荷國重任,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乃遇害。護兒重然諾,敦交契,廉于財利,不事產業。至于行軍用兵,特多謀算,每覽兵法,曰:“此亦豈異人意也!”善撫士卒,部分嚴明,故咸得其死力。

            (節選自《北史?來護兒傳》)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年高考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

            上池州李使君①書

            杜牧

            仆與足下齒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達堅明,心正而氣和,飾以溫慎,故處世顯明無罪悔。(仆)在京城間,家事人事,終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懷以自曉,自然不敢以輩流間期足下也。

            去歲乞假,自江、漢間歸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為義,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為不繆②,私自喜賀,足下果不負天所付與、仆所期向,二者所以為喜且自賀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雖能為學,亦無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時,真可惜也。向者所謂俊達堅明,心正而氣和,飾以溫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無為吏之苦,此時之可惜也。仆以為天資足下有異日名聲,跡業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何者?以其書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傳,乃鄭玄③輩為注解之罪。”仆觀其所解釋,明白完具,雖圣人復生,必挈置數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輩解釋不足為師,要得圣人復生,如周公、夫子親授微旨,然后為學。是則圣人不生,終不為學;假使圣人復生,即亦隨而猾之矣。此則不學之徒,好出大言,欺亂常人耳。自漢已降,其有國者成敗廢興,事業蹤跡,一二億萬,青黃白黑,據實控有,皆可圖畫,考其來由,裁其短長,十得四五,足以應當時之務矣。不似古人窮天鑿玄,躡于無蹤,算于忽微,然后能為學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此乃隨所見聞,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問萍實④,對曰:“吾往年聞童謠而知之。”此乃以童子為師耳。參之于上古,復酌于見聞,乃能為圣人也。諸葛孔明曰:“諸公讀書,乃欲為博士耳。”此乃蓋滯于所見,不知適變,名為腐儒,亦學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來,以至今日,其所見聞名公才人之所論討,典刑制度,征伐叛亂,考其當時,參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為一家事業矣。但隨見隨忘,隨聞隨廢,輕目重耳之過,此亦學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與之性,萬萬與仆相遠。仆自知頑滯不能苦心為學假使能學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懇懇欲成足下之美異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無過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學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選自《樊川文集》,有刪節)

            【注】①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時任池州刺史。②繆:通“謬”。③鄭玄:字康成,東漢人,師從馬融,遍注五經,為古文經學大家。④萍實:南方池澤中常生蓬草的果實。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仆以為天資足下有異日名聲,跡業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仆觀其所解釋,明白完具,雖圣人復生,必挈置數子坐于游、夏之位。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7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9題。

            汪容甫先生行狀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學。貧不能購書,助書賈鬻書于市,因遍讀經史百家,過目成誦。年二十,應提學試,試《射雁賦》第一,補附學生,詩古文詞日益進。儀征鹽船阨于火,焚死無算,先生為《哀鹽船文》,杭編修世駿序之,以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顯。當世通儒如朱學士筠,盧學士文弨,見先生所撰,咸嘆賞以為奇才。

            年二十九,始顓治經術。謝侍郎墉提學江左,特取先生為拔貢生。每試,別為一榜,列名諸生前。侍郎嘗謂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學,則予于容甫當北面矣。”其見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學浙江,先生往謁,答述揚州割據之跡、死節之人,作《廣陵對》三千言,博綜古今,天下奇文字也。畢尚書沅總督湖廣,招來文學之士。先生往就之,為撰《黃鶴樓銘》,歙程孝廉方正瑤田書石,嘉定錢通判坫篆額,時人以為“三絕”。

            先生于六經、子、史以及詞章、金石之學,罔不綜覽。乃博考三代典禮,至于文字訓詁、名物象數,益以論撰之文,為《述學》內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學,著《春秋述義》,識議超卓,論者謂唐以下所未有。為文根柢經、史,陶冶漢、魏,不沿歐、曾、王、蘇之派,而取則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質直,不飾容止,疾當時所為陰陽拘忌、釋老神怪之說,斥之不遺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詩之善,則稱之不置。事母以孝聞,貧無菽水,則賣文以養,左右服勞,不辭煩辱。其于知友故舊歿后衰落,相存問過于生前,蓋其性之篤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學其行,竊聞于趨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說《尚書》訓詁,極獎勵,以為可讀父書,則又有知己之感焉。雖不能文,尚欲揚榷而陳之,以告后之君子。

            (選自《王文簡公文集》,有刪節)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學,則予于容甫當北面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于知友故舊歿后衰落,相存問過于生前,蓋其性之篤厚然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三一輪總復習名師伴學

            【解題錦囊】

            高考文言文翻譯易錯點分析

            嚴復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信”指意義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直譯和意譯是文言文翻譯的兩種基本形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只有在不能直譯的情況下才能意譯。高考設題大都是要求直譯,做到逐字落實,意譯容易失分。通常有十種簡易的方法:(1)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地名、人名、物名、職稱、器皿等,可照錄不翻譯。(2)刪:刪去不需要翻譯的不表意的虛詞。(3)補:翻譯時應補出省略的成分。(4)換:翻譯時應把古代詞語換成現代詞。(5)調:翻譯時,有些句子(謂語前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后置等)的詞序需要調整。(6)選: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7)譯:一字不漏地譯出實詞(含活用的詞、通假字)和有表意的虛詞。(8)意: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內容,無法直譯的就要意譯。(9)縮: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以將其凝縮。(10)擴: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單音詞擴為同義的雙音詞或多音詞,二是對一些言簡意豐的句子,翻譯時,要擴展其內容,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學科#網

            高考文言文翻譯有九大易錯點,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要特別注意,以減少失誤:

            一、誤譯文言實詞

            例1.光武南定河內,而更始大司馬朱魷等盛兵據洛陽。光武難其守,問于鄧禹曰:“諸將誰可使守河內者?”(《后漢書?鄧寇列傳》)

            [誤譯]光武責難那位太守,并向鄧禹問道:“將領中誰是可以派去鎮守河內的人?”

            [解析]“難”在古代漢語中有兩個基本用法:①讀“nán”,困難,與易相對;②“nàn”,責難,責備。這里的“難”字取第一個意項的意動用法,譯為“認為……很難”。“守”也有“鎮守、防守”“太守”等義項。根據語境,上文講“光武定河內”,下文問“諸將誰可使守”,“守”字顯然是“防守”“鎮守”之意。

            [正確譯文]光武認為河內防守很難,向鄧禹問道:“領將中誰是可以派去鎮守河內的人?”

            二、誤譯文言虛詞

            例2.伯章若無所聞,第曰:“吾亦知之,但道遠不能至耳。(宋濂《杜環小傳》)

            [誤譯]伯章好像沒有聽到這些話,只是說:“我也知道這事,但是道路遙遠難以到達。

            [解析]句中的“但”是強調作用的副詞,應譯為“只是”,不表示轉折關系,這個義項中學教材中出現過,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觀羅敷”。

            正確譯文]伯章好像沒有聽到這些話,只是說:“我也知道這事,只是因道路遙遠不能成行罷了。”

            三、譯文用詞不當

            例3.臣非禮之祿,雖萬鐘不受;若申其志,雖簞食不厭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貧臣!(《后漢書?樊英傳》)

            [誤譯]不合禮義的工資,即使非常優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實現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飲食也不厭棄。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貴,怎么能使我貧窮呢!

            [解析]“俸”即俸祿,指封建時代官員的薪水。“工資”,按期付給勞動者的報酬。二者雖有相似之處,時代感不同,內涵也不盡相同,不可用“工資”代替“俸祿”。

            [正確譯文]不合禮儀的俸祿,即使非常優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實現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飲食也不厭棄。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貴,怎么能使我貧窮呢!

            四、語言不合規范

            例4.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無所據矣。(《后漢書?樊英傳》)

            [誤譯]然而你當初不惜以非常寶貴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祿之后,卻又聽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與隱退都沒有根據了。

            [解析]這段譯文的不規范表現在兩個方面:①文白夾雜,“身”“匡救”等文言詞語沒有譯出。根據語境,“身”可譯為“生命”:“匡救”可譯為“匡時救世”。②風格不一致,整體上看是嚴肅的書面語,而“翻白眼兒”顯然是口語化的。

            [正確譯文]然而你當初不惜以非常寶貴的生命,使君王發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祿之后,卻又聽不到你匡時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與隱退都沒有根據了。

            五、不辨感情色彩

            例5.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晉書?皇甫謐傳》

            [誤譯]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書籍之中,以至廢寢忘食。

            [解析]“耽玩”,深深地愛好玩味,帶有褒揚色彩,可譯為“沉醉”(深深地處于某種美好的境界之中);譯文中的“沉湎”是貶義詞。

            [正確譯文]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書籍之中,以致廢寢忘食。

            六、誤譯原句語氣

            例6.諸將諫曰:“高峻精兵萬人,率多強弩,連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無乃不可乎?”恂不應,遂斬之。遣其副歸告峻曰:“軍師無禮,已戮之矣。”(《后漢書?鄧寇列傳》)

            誤譯]現在想讓他投降卻反倒殺他的使者,難道不可以嗎,初中學習方法?

            [解析]譯文處理為一種強烈的反詰語氣,不恰當。從語境來看,這是一段“諫”辭,話語方向是“下”對“上”,適合用委婉的語氣:“無乃……乎?”這個固定結構在文言文中,也表示一種商量、請求對方重新考慮的委婉語氣,譯為“恐怕……吧?”

            [正確譯文]現在想讓他投降卻反倒殺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七、誤譯語法關系(單句)

            例7.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元史?張養浩傳》2006年高中重慶卷)

            [誤譯]已經用刑法處罰了他們,又派強盜看著他們,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

            ??[解析]在這個句子中,“目”,名詞用作動詞,譯為“看待”。“以……目之”,譯為“把……當作……看待”。“盜”,名詞作狀語。“以盜目之”應譯為“把他們當作盜賊看待”。譯文處理為連動結構,也錯解了文意。

            [正確譯文]已經用刑法處罰了他們,還把他們當強盜看待,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

            八、誤譯分句關系(復句)

            例8.清河王太傅轅固生者,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景帝前。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也。”(《史記?儒林外傳》)

            [誤譯]湯王、武王沒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殺了國君。

            [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關系的固定結構,應譯為“不是……,而是……”,譯文處理為承接關系是錯誤的。

            正確譯文]湯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殺君。

            九、不懂修辭和文化知識

            例9.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孟子?公孫丑》)

            [誤譯]昨天有國君命令來,他正發愁沒柴燒,不能上朝復命。

            [解析]“采薪之憂”是疾病的婉詞。

            [正確譯文]昨天有國君命令來,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復命。

            考生做文言文翻譯題時,不防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檢查,看看自己的譯文是否正確,以提高得分率。

            【真題演示】

            一、(2015年高考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翛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翛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時謂名言。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圍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墮于護龍河,填尸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屢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金人來索太上、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并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斗殺之,誤傷太子。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茍不已,則以死繼之。”越五日,無肯承其事者。傅曰:“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遂從太子出。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定。

            (節選自《宋史?孫傅傳》)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國稱帝而已,如果另立異姓,我將為此而死。(2)金人雖然沒有點名要我,我卻應該與太子同去,求見兩名首領當面指責他們,或許有成功的可能。

            二、(2015年高考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來護兒,字崇善,未識而孤,養于世母吳氏。吳氏提攜鞠養,甚有慈訓。幼而卓犖,初讀《詩》,舍書嘆曰:“大丈夫在世,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群輩驚其言而壯其志。及長,雄略秀出,志氣英遠。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進位上開府,賞物一千段。仁壽初,遷瀛州刺史,以善政聞,頻見勞勉。煬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戀,累日不能出境,詣闕上書致請者,前后數百人。帝謂曰:“昔國步未康,卿為名將,今天下無事,又為良二千石,可謂兼美矣。”大業六年,車駕幸江都,謂護兒曰:“衣錦晝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賜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謁先人墓,宴鄉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飲盡日,朝野榮之。十二年,駕幸江都,護兒諫曰:“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駐駕洛陽,與時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專為身謀。”帝聞之,厲色而起,數日不得見。后怒解,方被引入,謂曰:“公意乃爾,朕復何望!”護兒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構逆,深忌之。是日旦將朝,見執。護兒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執矣。”護兒嘆曰:“吾備位大臣,荷國重任,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乃遇害。護兒重然諾,敦交契,廉于財利,不事產業。至于行軍用兵,特多謀算,每覽兵法,曰:“此亦豈異人意也!”善撫士卒,部分嚴明,故咸得其死力。

            (節選自《北史?來護兒傳》)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陛下興起戰事,易于引起百姓嘆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擔心不合適。(2)不能清除兇惡悖逆之人,終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黃泉之下,還能再說什么呢!

            三、(2017年高考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

            上池州李使君①書

            杜牧

            仆與足下齒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達堅明,心正而氣和,飾以溫慎,故處世顯明無罪悔。(仆)在京城間,家事人事,終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懷以自曉,自然不敢以輩流間期足下也。

            去歲乞假,自江、漢間歸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為義,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為不繆②,私自喜賀,足下果不負天所付與、仆所期向,二者所以為喜且自賀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雖能為學,亦無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時,真可惜也。向者所謂俊達堅明,心正而氣和,飾以溫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無為吏之苦,此時之可惜也。仆以為天資足下有異日名聲,跡業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何者?以其書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傳,乃鄭玄③輩為注解之罪。”仆觀其所解釋,明白完具,雖圣人復生,必挈置數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輩解釋不足為師,要得圣人復生,如周公、夫子親授微旨,然后為學。是則圣人不生,終不為學;假使圣人復生,即亦隨而猾之矣。此則不學之徒,好出大言,欺亂常人耳。自漢已降,其有國者成敗廢興,事業蹤跡,一二億萬,青黃白黑,據實控有,皆可圖畫,考其來由,裁其短長,十得四五,足以應當時之務矣。不似古人窮天鑿玄,躡于無蹤,算于忽微,然后能為學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此乃隨所見聞,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問萍實④,對曰:“吾往年聞童謠而知之。”此乃以童子為師耳。參之于上古,復酌于見聞,乃能為圣人也。諸葛孔明曰:“諸公讀書,乃欲為博士耳。”此乃蓋滯于所見,不知適變,名為腐儒,亦學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來,以至今日,其所見聞名公才人之所論討,典刑制度,征伐叛亂,考其當時,參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為一家事業矣。但隨見隨忘,隨聞隨廢,輕目重耳之過,此亦學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與之性,萬萬與仆相遠。仆自知頑滯不能苦心為學假使能學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懇懇欲成足下之美異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無過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學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選自《樊川文集》,有刪節)

            【注】①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時任池州刺史。②繆:通“謬”。③鄭玄:字康成,東漢人,師從馬融,遍注五經,為古文經學大家。④萍實:南方池澤中常生蓬草的果實。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仆以為天資足下有異日名聲,跡業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仆觀其所解釋,明白完具,雖圣人復生,必挈置數子坐于游、夏之位。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認為上天給予您有將來的名譽聲望,業績光耀于身前身后,(時機)恰好在現在,豈可不

            努力啊!(2)我看鄭玄等人的分析說明,清楚完備,即使圣人復活,也定會提攜他們,讓他們坐在子游、

            子夏的位置上。

            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四、(2017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9題。

            汪容甫先生行狀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學。貧不能購書,助書賈鬻書于市,因遍讀經史百家,過目成誦。年二十,應提學試,試《射雁賦》第一,補附學生,詩古文詞日益進。儀征鹽船阨于火,焚死無算,先生為《哀鹽船文》,杭編修世駿序之,以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顯。當世通儒如朱學士筠,盧學士文弨,見先生所撰,咸嘆賞以為奇才。

            年二十九,始顓治經術。謝侍郎墉提學江左,特取先生為拔貢生。每試,別為一榜,列名諸生前。侍郎嘗謂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學,則予于容甫當北面矣。”其見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學浙江,先生往謁,答述揚州割據之跡、死節之人,作《廣陵對》三千言,博綜古今,天下奇文字也。畢尚書沅總督湖廣,招來文學之士。先生往就之,為撰《黃鶴樓銘》,歙程孝廉方正瑤田書石,嘉定錢通判坫篆額,時人以為“三絕”。

            先生于六經、子、史以及詞章、金石之學,罔不綜覽。乃博考三代典禮,至于文字訓詁、名物象數,益以論撰之文,為《述學》內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學,著《春秋述義》,識議超卓,論者謂唐以下所未有。為文根柢經、史,陶冶漢、魏,不沿歐、曾、王、蘇之派,而取則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質直,不飾容止,疾當時所為陰陽拘忌、釋老神怪之說,斥之不遺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詩之善,則稱之不置。事母以孝聞,貧無菽水,則賣文以養,左右服勞,不辭煩辱。其于知友故舊歿后衰落,相存問過于生前,蓋其性之篤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學其行,竊聞于趨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說《尚書》訓詁,極獎勵,以為可讀父書,則又有知己之感焉。雖不能文,尚欲揚榷而陳之,以告后之君子。

            (選自《王文簡公文集》,有刪節)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學,則予于容甫當北面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于知友故舊歿后衰落,相存問過于生前,蓋其性之篤厚然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超過容甫,是憑借官位;如果論學問,那么我應以容甫為老師。(2)他對那些老友舊交

            去世后家道衰落的,關心慰問超過生前,因為他的本性就是這樣忠實厚道啊!

          [標簽:廣東高考 高考改革 高考 高考報名]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青娱乐在线国产中文字幕免費資訊|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 中文字幕日本高清|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国产高清无码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 免费A级毛片无码鲁大师|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无码专区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内射|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