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電影科普知識點
2019-02-13 15:33:20網絡整理
要問今年春節期間的三大熱門話題是什么?毫無疑問,回家、團聚、《流浪地球》!這部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的作品,非常值得被高中生關注,拋卻娛樂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科幻,正日益成為高考命題熱點!是否具有科幻素養,正日益成為今后頂尖大學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
之前有高中生因為閱讀劉慈欣的《三體》迷戀上物理,對,是物理,就是那門最讓高中生抓狂、沒有之一的科目;2018年高考全國2卷更是首次將科幻作品選做語文現代文閱讀材料;教育部在春節前公布的官方承認的31項高中生國家級賽事,科幻文學大賽取代誕生過韓寒、郭敬明之類小清新的“新概念”作文大賽,硬核入選!
因此,同樣改編自劉慈欣作品的《流浪地球》很有可能入選高考題。且看高考君為大家匯總的《流浪地球》高考知識清單——
原著故事背景
了解劉慈欣的原著背景是看懂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原著中這樣寫:
太陽老化,科學家通過各種數據得出太陽短時間內會產生巨變,形成駭閃,地球會毀滅。面對這種情況,為了應對危機,人類內部產生兩種不同意見,地球逃生派和飛船逃生派。
地球派主張以整個地球為載體,在世界各地建造核聚變大功率發動機;飛船派主張建造城市那么大的宇宙飛船進行跑路。最終因為生態系統循環穩定性等原因(一個飛船的生態系統不足以維持數十代人的生存與延續),地球派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全球開始建造地球發動機。
先利用赤道發動機反向噴射停止地球自轉,再開動全部發動機讓地球加速至逃逸速度脫離太陽系,開始流浪。流浪的最終目標是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的合適軌道,這個流浪過程要經歷幾十代人。
地球剎車停轉時,地球日落了三天三夜,主角降生,在十多年后,地球開始加速圍繞著太陽繞圈,期間主角經歷了地球在近日點的全球恐慌、經歷了火山爆發導致地下城被巖漿侵蝕(母親死亡)、經歷了地球穿越小行星帶時地球艦隊用反物質炸彈轟擊小行星的場面(父親死亡)。最終地球繞日軌道進行運行至木星附近時,在木星強大的引力下的反作用,最終脫離太陽引力,地球全面加速。
多年后,地球已經逃出太陽系,然而太陽還是沒有什么異常變化。這時候很多人開始懷疑太陽駭閃毀滅地球的說法,認為這是聯合政府搞獨裁,以一個騙局來統治幸存的人類。這種說法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與支持,人類開始暴亂推翻聯合政府。(主角妻子死亡)反政府組織最終推翻了聯合政府,把聯合政府的高層全部處決在遙遠的太陽余暉下。
就在此時,太陽駭閃爆發了,吞沒了整個太陽系的空間……結尾處,幸存的地球人類繼續操控著地球在宇宙中飄蕩,主角已經做了爺爺,他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接下來數十代人都要繼續保持這樣的生活,直到比鄰星的光輝重新照耀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