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歷史復習方法 > 高一歷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知識總結

          高一歷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知識總結

          2019-01-10 19:14:18三好網

            從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權制,中間經過了群雄割據的春秋戰國。關于這段歷史,我們并不陌生,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典故、成語,如退避三舍、或薪嘗膽、紙上談兵、圍魏救趙,尤其為我們大家所熟識。

            戰國后期,商鞅入侵,助秦孝公變法,使秦國后來居上,國力躍居七雄之首。從公元前230年起秦國采取各個擊破的辦法開始了大規模的統一戰爭。秦王嬴政“續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不到十年的時間,先后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華民族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

            一、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一

            1.諸侯爭霸

            背景: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壞

            目的:爭奪土地和人民

            隨著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大權旁落,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諸侯國勢力日益壯大,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漸喪失,諸侯不再聽命于周天子。各諸侯國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間戰爭不斷。于是中國歷史進入了自階級社會以來第一個長時期分裂混戰的局面,春秋時期出現了“春秋五霸”,戰國時有“戰國七雄”。

            李白有詩云:“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同學們,這首詩反映了什么史實?嗯,很好,就是秦統一六國的史實。同學們思考一下,秦是怎樣統一六國的?為什么完成統一的是秦,而不是其他六國?這是因為秦國具有其他國無法比擬的優越條件。

            2.秦朝統一

            (1)秦朝統一的原因

            ①經濟發展要求統一。我們同學們都知道,分裂阻礙經濟的發展,就像現在的臺灣,和大陸搞對抗,對兩邊兒都沒有好處,斗則兩敗,統則兩利。經濟發展要求統一,這是大勢所趨。

            ②人民渴望統一。長期的戰亂,人民飽受其苦,這使人民無比的渴望。人民渴望統一,這是民心所向。

            ③兼并戰爭,局部統一。大浪淘沙,經過長期的兼并戰爭,出現了局部的統一,客觀上加速了統一,這是秦朝統一的政治基礎。

            ④商鞅變法,秦國強大。秦國通過商鞅變法,使得國力空前的強大,這為秦國統一天下提供了強大的后盾。

            ⑤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領導人的素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嬴政廣攬人才,內修政理,改革圖強,帶領秦國統一六國。

            ⑥正確的戰略和策略。秦國采用遠交近攻的戰略,縱橫捭闔,逐一擊破。

            同學們,秦國實現統一的諸多原因中,哪個最重要的?很明顯,是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國力日益強大。

            同學們想一想,假如你是秦始皇,完成統一后你最擔心的是什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秦始皇是怎樣做的?秦始皇完成統一后,采取一系列類似安全衛士的措施來鞏固自己的國家系統。秦朝建立后,創制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組成:一是建立至高無上的皇帝制;二是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三是在地方實行郡縣制

            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1、建立皇帝制度

            ①“始皇帝”的來歷

            夏商周三代統治者,天子稱什么?稱王,文王、武王。王是最古老的一個漢字,甲骨文里就這么寫。三橫一豎,用于溝通天地人的天子。等秦王嬴政完成統一之后,他說三代統治者都稱王,我要還稱王,無以稱成功傳后世,所以你們給我琢磨琢磨,我應該叫什么?大臣一想,您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就從“三皇五帝”里取出皇帝二字合成一個新詞“皇帝”,三皇五帝都沾邊。

            從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由皇帝總攬,一切軍國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決。皇帝呢,自稱“朕”,令稱“詔”,印稱“璽”。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統一以前,誰都可以稱朕,屈原就老稱朕。秦統一后,你要朕,那要掉腦袋的,朕是皇帝的專用詞。其實這個制度有很大缺陷的,因為皇帝大權獨攬的結果就是你這個國家的治亂興衰就完全看皇上一人了。如果是明君圣主,國家就能夠強盛,但是明君圣主是比較少的,開國皇帝一般都還不錯,到二世沒準還能湊合點,到三世以后,都是生于深宮之內,整天與宦官為伍,一代不如一代,王朝總是逃不脫興衰的怪圈。接下來,同學們思考一下,中國皇帝制度的基本特點是什么呢?

            ②皇帝制度的特點:皇帝神圣,有年號、廟號、禮儀、宮廷等一系列制度體現皇帝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皇權至上,皇帝擁有司法、立法、行政、軍事、人事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位世襲。

            另外,秦朝還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官制和行政機構。

            2、建立中央官職——三公九卿制

            除皇帝制度外秦始皇還建立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比較完備的官制。

            在中央設置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什么?“九卿”是指什么?各自的地位和職能是什么?對于加強中央集權有何作用?

            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太尉虛設)

            太尉主管軍事,大概相當于中央軍委,但是在秦朝太尉一般不設,是個虛銜。丞相,相當于國務院,主管行政,總領百官,國家大事基本上都歸丞相處理。御史大夫相當于副丞相管監察,同時負責監察百官,還要掌管百官的奏章,相當于今天的副總理兼反貪局兼檢察院兼人民來訪辦公室主任,就類似這么一個職務。這三位稱為三公。三公相當于中央一級的大官。

            三公之下是諸卿,相當于各部部長。諸卿在史書上叫九卿,但是一般可能不止九個。其中比較常見的比如奉常,宗正,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少府,治粟內史,將作少府。

            秦朝在中央設置了三公九卿,三公相互牽制,任何人都無法獨攬大權,最終軍政大權完全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證專制皇權不致旁落。九卿則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

            3、建立地方機構——廢分封,置郡縣

            秦始皇為了鞏固中央集權,還在地方實行郡縣制。(補充: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就在新兼并的地區設縣,后來又在邊地設郡。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縣制。)

            郡的最高行政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是縣令或縣長。郡守和縣令、縣長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縣以下就是鄉,鄉下面是里。鄉、里的領頭人,不是朝廷任命的,而是當地自己選出來的,就是村民自治委員會,跟居委會的性質差不多。這種制度就叫中央集權。從皇帝往下,一直到縣,一竿子插到底。這個讓后來的班主任、班長、課代表、小組長都受益,從學生會到包工隊一直都在效仿。

            ①那么秦始皇為什么要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呢?(比較分封制和郡縣制)

            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領地等都是世襲的。他們雖然對上承擔一定的義務,但獨立性很大,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在中央政權力量衰弱的時候,被分封者就稱霸一方,形成割據稱雄的局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不利于國家的統一。

            在郡縣制下,郡、縣長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隨時撤換或調動,郡、縣兩級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機構,權力集中于君主一個人手中。郡縣制的推行鞏固了封建國家的統一有利于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郡縣制與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國家統一。)

            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比較:

            相同點:

            性質:都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

            作用:都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過積極作用

            不同點:

            (以中央集權的方式解決了分封制所導致的地方割據問題,鞏固了國家統一,是歷史的進步。)

            ② 秦朝官僚機構有什么特點? 特點: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牽制,中央集權,君主專制

            ③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權力高度集中。

            4、秦王朝鞏固統治的措施

            (1)秦統一后推行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措施,有哪些?

            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制定選官制度);修建長城、馳道、直道;統一貨幣、度量衡、統一文字;整頓各地風俗;頒布嚴苛的秦律

            (2)哪些是積極措施,哪些是消極措施?

            積極措施:北擊匈奴;統一度量衡、貨幣和車軌;統一文字;統一越族、修建馳道和靈渠等等。

            消極措施:焚書坑儒、修阿房宮、筑驪山墓、繁重賦役等。

            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及影響

            (1)積極作用 :

            ①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的世界大國;

            ②使政令迅速傳達,有效執行,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④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2)消極作用:

            對任何事物的評價都應具有雙重性,秦的中央集權制度一方面鞏固了秦的統治,另一方面也起了消極作用。(滲透歷史評論方法)

            ①嚴酷的秦律(陳勝、吳廣起義)

            ②政治的腐敗,權力過分集中,容易腐化;秦的暴政,激起秦末農民起義,秦朝二世而亡,成為一個短命王朝。

            ③思想文化的控制(如焚書坑儒)、賦役的無度等方面起著消極作用。最終也因此而激化階級矛盾,爆發農民起義,導致秦朝滅亡。

            (3)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深遠影響

            秦王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由于行之有效,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課后習題

            一、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一

            1.背景

            (1)西周滅亡,周平王遷都______,建立東周。

            (2)春秋時期,周天子大權旁落,________、分封制遭到破壞,諸侯國之間相互征戰。

            (3)戰國時期,強大的諸侯紛紛改稱“____”,對本國進行政治、軍事______或______,力圖通過__________統一天下。

            (4)人民經受長期分裂和混戰后,也渴望______。

            (5)秦國經過__________,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日益強大。

            思考1 秦統一前,我國古代社會出現了什么樣的局面?

            2.過程

            (1)秦國先后滅掉____、趙、____、楚、____、齊六國。

            (2)公元前______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________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陽。

            二、至高無上的皇權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

            (1)“始皇帝”的由來: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合稱“______”,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成為中國古代______統治者的稱謂,為歷代__________所沿用。

            (2)權力:皇帝總攬全國的政治、______、軍事等一切大權。中央和地方的主要______都由皇帝______。軍隊調動以______為憑據,虎符由______控制、發給。

            (3)特征:皇位世襲,__________。這是中國封建__________的重要特征。

            思考2 秦朝的皇帝制度有哪些特點?

            2.中央官制

            (1)主要官職

            ①丞相,為百官之首,幫助______處理全國政事。

            ②御史大夫是________,執掌__________,下達皇帝詔令,并負責______百官。

            ③太尉,負責管理全國______。

            ④諸卿分別掌管著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是中央政府的______部門。

            (2)特點

            ①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職,在______、職責和______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掌握在______手中。

            ②軍政大事的決策,一般先由______、御史大夫和______進行朝議,最后由______裁決。

            (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__________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

            三、郡縣制的全面推行

            1.由來

            (1)郡縣制度是__________時期以來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

            (2)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在新兼并的地區設______。

            (3)秦統一后,秦始皇采納______的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

            2.內容

            (1)行政區劃

            ①秦始皇把全國分為36郡,由__________直接管轄。一郡之內又分若干____。

            ②縣以下設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

            (2)官僚機構

            ①______是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對上承受中央命令,對下督責所屬各縣。郡守定期向______匯報工作。

            ②縣的長官稱______或縣長,主要任務是治理民眾,管理財政、司法、獄訟和兵役。

            ③郡守和縣令、縣長都由______直接任命。

            3.影響

            (1)秦朝通過郡縣制,實現了對______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國的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納入國家____________中。

            (2)秦朝形成的____________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__________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和完善。

            答案:一、1.(1)洛邑 (2)宗法制 (3)王 改革 變法 兼并戰爭 (4)統一 (5)商鞅變法  2.(1)韓 魏 燕 (2)221 第一個

            二、1.(1)皇帝 最高 封建王朝 (2)經濟 官員 任免  虎符 皇帝 (3)皇權至上 專制制度  2.(1)①皇帝 ②副丞相 群臣奏章 監察 ③軍務 ④職能 (2)①地位 權利 皇帝 ②丞相 諸卿 皇帝 (3)君主專制

            三、1.(1)春秋戰國 (2)郡縣 (3)李斯  2.(1)①中央政府 縣 (2)①郡守 丞相 ②縣令 ③皇帝  3.(1)地方 政治體制 (2)中央集權 政治制度

          [標簽:歷史考點 高考指導]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娇小性色xxxxx中文|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