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輪復習,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知識點
2019-01-09 23:17:40三好網
一、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
1、呼喚和平、渴望發展的歷史潮流
(1)和平問題
①和平問題的含義
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戰爭的問題。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本條件。維護世界和平給各國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的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
②和平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A.和平問題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當今時代經過世界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爭取較長時間的和平國際環境有了現實的可能,和平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B.當今世界存在危害和平的因素:
當前世界仍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大國仍會侵犯別國的主權。(如伊拉克戰爭),民族宗教爭端,邊界領土的爭端導致局部沖突(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印巴沖突),國際恐怖活動,貧困毒品問題。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是總體和平、局部戰亂,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蕩。
(2)發展問題
①發展問題的含義
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
②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基本經濟特征。世界經濟發展趨于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有很大發展,發展的規模速度超越以往的歷史。經濟持續發展日益受到關注。
2、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
(1)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存在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2)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的有效途徑
①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必要性
A.改變舊的國際秩序
B.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
②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礎: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③國際新秩序的內容:
A.保障各國平等的享有主權平等與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
B.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C.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發展的權利
D.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④中國提出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反映了愛好和平、向往發展國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贏得了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贊賞和支持。
⑤要建立的國際新秩序的特點:公正、合理。
二、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1、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①兩極世界的解體與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蘇東解體,打破了美、蘇兩極對立的格局。世界各種力量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世界形成了若干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包括美國,歐盟,俄羅斯,中國,日本等大國和國際組織。
②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多極化發展中的作用:
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
③多極化趨勢形成的特點:漫長、曲折、充分復雜斗爭
④世界多極化趨勢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作用:
世界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
2、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1)當代國家競爭及其實質
①當代國家既合作又競爭。
國家間在加強合作的同時,競爭也在激烈。國際競爭表現在各個領域,有經濟競爭、文化競爭、軍備競爭,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等。
②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
A.綜合國力的含義: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
B.綜合國力的內容:
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是基礎,文化力、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織部分。
C.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較量。
(2)各國都在增強綜合國力應對國際競爭
①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是世界多數國家關系的問題,并以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的地位。
②當前我們要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尤其要致力與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三、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⑴外交政策的含義
外交政策是指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⑵我國外交政策的依據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國外交政策的主要內容
⑴基本目標:
①維護我國獨立和主權。(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就是維護我國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⑵基本立場:
①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②獨立自主的含義: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⑶基本準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3、譜寫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⑴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
①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規定了我國外交新政策。
②毛澤東提出三條外交原則:一,另起爐灶。就是與舊中國屈辱外交徹底決裂。二是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就是取消一切不平等的條約。三是一邊倒,就是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國家一邊。
③1953---1954年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我國對外關系的準則。
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面臨的兩大問題的論斷,對我國外交戰略進行調整,使我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
⑵我國主要的外交成就
1964年中法建交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席位。
1972年美國總統訪華,簽署聯合公報。
綜合探究中國的和平發展
1.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內涵: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積極發展對外關系,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我們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關系,不斷發展和周邊國家的睦鄰關系,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我們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
2.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
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由以下條件決定的:
①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近代中國飽受列強侵略之苦,中國人民最希望和平。
②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③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④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⑤開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開辟了道路
⑥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⑦鍛造了一支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建立起鞏固的國防。
3.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對世界的意義
(1)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對世界的發展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2)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國越發展,越強大,越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