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歷史復習方法 >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歷史】知識點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歷史】知識點

          2019-01-09 23:04:14三好網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國)

            自查點:

            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內容、特點、影響?

            秦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特點、影響?

            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的表現?(地方問題,中央問題)

            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的表現?

            古代中國選官制度演變歷程?

            古代中國監察制度發展歷程?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③受封者權利——職位世襲、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治區域,開發了邊遠地區;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但諸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的隱患。

            二、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制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里。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統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四、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建立“皇帝”稱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設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縣的長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加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五、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背景:漢初郡國并行,出現王國問題

            措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作用: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局面。

            六、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背景:唐末至五代出現了藩鎮割據混亂局面

            措施:①軍事上收精兵: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加強禁軍、強干弱枝。②行政上削實權:派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③經濟上制錢谷: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七、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強化皇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八、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擴大

            概況: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十個行省和宣政院轄區

            意義:加強了對全國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

            九、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加強皇權:①太祖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②成祖內閣的創立。實質: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清朝:雍正帝設軍機處(上傳下達)——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十、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西周——世卿世祿制

            戰國-秦——軍功爵制,漢代——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清朝——科舉制

            監察制度的演變

            秦代——御史大夫監察百官,漢代——出現刺史監察地方,宋代——通判監察地方,

            明清——廠衛、六科給事中和按察使司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古代:西歐)

            自查點: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背景、發展歷程、特點、評價?

            羅馬法的形成發展歷程、評價?

            一、希臘的政治制度

            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① 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小國寡民的國情;② 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達。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歷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實行民主政治,社會相對公正一些,有利于社會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為后來歐美資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消極方面:①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沒有政治權力,真正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男性公民,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②過于泛濫的民主,容易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

            二、羅馬法

            1.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6世紀,《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羅馬法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維系了帝國的統治,穩定了社會秩序。②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極大影響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維護奴隸制度。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近代:歐美)

            自查點:

            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和發展歷程、特點?

            美國共和制確立和發展歷程、特點?

            法國共和制最終確立標志?

            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背景、確立的標志、特點?

            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過程:光榮革命:1688年,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

            《權利法案》:1689年,確立君主立憲制,議會主權,國王受限

            責任內閣制:國王統而不治,首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特點:①保留國王,實際上 “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為國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國家的最高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對議會負責。

            二、美國共和政體

            背景: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實際上是13個州的松散聯盟(即邦聯)

            確立: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貫徹分權與制衡,包括聯邦制原則、三權分立原則、人民主權原則

            評價: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確立美國為聯邦制總統共和政體。②促進美國近代化的發展。

            局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發展: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三、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背景:(艱難之路)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確立: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制共和國),標志著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四、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背景: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國。

            確立: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近代:中國)

            自查點:

            近代前期(1919年以前)列強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及其影響?

            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主要綱領、評價?

            義和團運動的性質、口號、評價?

            辛亥革命的過程、意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

            五四運動的背景、過程、意義?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史實和意義?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任務、合作標志、合作表現、結果、評價?

            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共產黨的成長歷程?

            抗日戰爭的過程、國共第二次合作的表現、抗戰勝利的意義?

            一、兩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要求擴大海外市場和大量掠奪原料。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年,《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和焚毀圓明園;簽訂1858年《天津條約》,1860年《北京條約》

            英國侵占我國領土香港地區(條約及地圖)經過: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割占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強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國運動

            過程: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1856年發生天京內訌。1864年曾國藩指揮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綱領:《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愿望,體現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

            洪仁玕著《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

            三、甲午中日戰爭

            過程: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主要戰役有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犧牲)、遼東戰役、威海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①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影響: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國各階層開展救亡圖存的運動。

            四、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攻入紫禁城,第二次火燒圓明園。《辛丑條約》1901年簽訂。

            總之,《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五、辛亥革命

            1.中國國同盟會的成立(時間、地點、性質、綱領):1905年在東京成立。是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其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2.革命開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3.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時間、性質:1912年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分析其體現的民主精神:主權在民;確立公民的基本權利;三權分立;建立責任內閣,確立議會共和制政體)

            4.1912年2月12日清朝結束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失敗的標志

            5.辛亥革命的功績:①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③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④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六、新民主主義革命

            1.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導火線:巴黎和會外交失敗

            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口號、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第一階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第二階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指導作用。③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標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

            3.國民大革命:

            1923年中共三大決定同國民黨合作;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形成。

            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開始時間、主要對象:1926年;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②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③陳獨秀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標簽:高考指導 復習指導]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天堂а√中文在线|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在线高清无码A.|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中文字幕mv |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在线看中文福利影院|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