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沖刺,22個“特例”知識點、18個高頻考點(二)
2019-01-07 19:57:04三好網
101.從物質方面來看,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必需的物質。生物圈內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極結構,接通了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經過各種生物多級利用,再分解為無機物重新循環的完整回路。生物圈可以說是一個在物質上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
102.生物圈具有多層次的自我調節能力。
103.大氣中二氧化硫主要有三個來源:化石燃料的燃燒、火山爆發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04.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及子孫后代共有的寶貴財富。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在基因、特種和生態系統三個層次上采取保護戰略和保護措施。
105.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一是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二是掠奪式的開發利用,三是環境污染,四是由于外來特種的入侵或引種到到缺少天敵的地區,往往使這些地區原有特種的生豐受到威脅。
附:22個特例知識點
1.真核生物的細胞一般都有細胞核,但高等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如人的紅細胞。
2.動物細胞一般含線粒體,而蛔蟲細胞沒有線粒體。
3.植物細胞一般有葉綠體,但根尖細胞沒有。
4.根尖成熟區細胞含大液泡,而分生區細胞沒有。
5.細菌等原核生物有細胞壁,但支原體沒有;既有中心體又有葉綠體的是低等植物細胞,如團藻細胞。
6.生物在異化作用方式上有需氧和厭氧兩種類型,酵母菌是一種兼性厭氧型微生物。
7.酶發揮催化作用的最適pH多為中性,但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1.8,胰蛋白酶的最適pH為8.0。
8.只有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才能觀察到染色體的出現,進行無絲分裂的細胞與原核生物觀察不到。
9.特殊的自養型生物:藍藻無葉綠體結構,但能進行光合作用;硝化細胞可進行化能合成作用。
10.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11.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少數只含RNA的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12.一般生物細胞中結合水的比例越高,新陳代謝越不活躍,但心肌細胞中結合水比例約占70%,新陳代謝依然很活躍。
13.生物體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但好氧型細菌無線粒體也能進行有氧呼吸,它們的有氧呼吸在細胞膜上進行。
14.高等植物無氧呼吸的產物一般是酒精,但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的無氧呼吸產物是乳酸。
15.動物細胞一般都能進行有氧呼吸,但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16.一般營養物質被消化后,大多數物質被吸收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吸收后主要是進入血液;但是吸收甘油與脂肪酸的方式是自由擴散,且主要被吸收進入淋巴液中。
17.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一般是成對存在的,但在XY這對同源染色體上有些基因是單獨存在的,如紅綠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只存在X染色體上,能夠控制形成睪丸的性別決定基因(SRY)只存在于Y染色體上。
18.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但以枯木、糞便等腐敗食物為食的白蟻、糞金龜子、蚯蚓、蜣螂等動物也是分解者。
19.寄生者的同化作用類型通常是異養型的,但菟絲子、槲寄生也可同時進行光合作用而自養。
20.沿著食物鏈,能量金字塔無倒置的情況,但數量金字塔有時也有倒置,如樹—蟲—鳥。
21.體溫升高會使生物體內酶的活性下降而影響代謝,但發熱本身即是物質代謝增強的結果。
22.細胞分化一般不可逆,但是植物細胞很容易重新脫分化,然后再分化形成新的植物。高度分化的細胞一般不具備全能性,但卵細胞是特例。細胞的分裂次數一般都是很有限,但癌細胞是一個特例。
附:18個高頻考點
1.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體、病毒、細菌等不能基因重組)
2.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3.雙縮脲試劑不能檢測蛋白酶活性,因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質。
4.高血糖癥≠糖尿病。高血糖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驗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試劑檢驗。因血液是紅色。
5.洋蔥表皮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必須是連續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6.細胞克隆就是細胞培養,利用細胞增殖的原理。
7.細胞板≠赤道板。細胞板是植物細胞分裂后期由高爾基體形成,赤道板不是細胞結構。
8.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屬于體液調節。
9.注射血清治療患者不屬于二次免疫(抗原+記憶細胞才是),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會收縮,不屬于反射,反射必須經過完整的反射弧,判斷興奮傳導方向有突觸或神經節。
11.遞質分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抑制性遞質能引起下一個神經元電位變化,但電性不變,所以不會引起效應器反應。
1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中“主要”如何理解?
每種生物只有一種遺傳物質,細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遺傳物質,而是針對“整個”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數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13.隱性基因在哪些情況下性狀能表達?
①單倍體,②純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體上。
14.染色體組≠染色體組型≠基因組三者概念的區別。染色體組是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如人類為2個染色體組,為二倍體生物。基因組為22+X+Y,而染色體組型為44+XX或XY。
15.病毒不具細胞結構,無獨立新陳代謝,只能過寄生生活,用普通培養基無法培養,只能用活細胞培養,如活雞胚。
16.病毒在生物學中的應用舉例:
①基因工程中作載體
②細胞工程中作誘融合劑
③在免疫學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預防。
17.遺傳中注意事項:
(1)基因型頻率≠基因型概率。
(2)顯性突變、隱性突變。
(3)重新化整的思路(Aa自交→1AA:2Aa:1aa,其中aa致死,則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頻率去解,特別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
(5)基因型的書寫格式要正確,如常染色體上基因寫前面XY一定要大寫。要用題中所給的字母表示。
(6)一次雜交實驗,通常選同型用隱性,異型用顯性。
(7)遺傳圖解的書寫一定要寫基因型,表現型,×,↓,P,F等符號,遺傳圖解區別遺傳系譜圖,需文字說明的一定要寫,特別注意括號中的說明。
(8)F2出現3:1(Aa自交)出現1:1(測交Aa×aa),出現9:3:3:1(AaBb自交)出現1:1:1:1(AaBb×aabb測交或Aabb×aaBb雜交)。
(9)驗證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滿足基因分離定律(或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滿足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方法可以用自交或測交。(植物一般用自交,動物一般用測交)
(10)子代中雌雄比例不同,則基因通常位于X染色體上;出現2:1或6:3:2:1則通常考慮純合致死效應;子代中雌雄性狀比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11)F2出現1:2:1不完全顯性),9:7、15:1、12:3:1、9:6;1(總和為16)都是9:3:3:1的變形(AaBb的自交或互交)。
(12)育種方法:快速繁殖(單倍體育種,植物組織培養)、最簡單育種方法(自交)。
(13)秋水仙素作用于萌發的種子或幼苗(未作用的部位,如根部仍為二倍體);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有絲分裂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細胞紡錘體的形成,對動物細胞無效。秋水仙素是生物堿,不是植物激素。
(14)遺傳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21-三體綜合癥。
18.平常考試用常見錯別字歸納(括號內為錯誤):
液(葉)泡、神經(精)、類(內)囊體、必需(須)、測(側)定、純合(和)子、抑(仰)制、擬(似)核、拮(佶)抗、蒸騰(滕)、異養(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