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人工智能和智慧停車
2019-01-07 11:46:12搜狐教育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非常艱巨,必須加快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未來,人工智能將在教育、醫療、養老、環境保護、城市運行、司法服務等領域被廣泛應用,并將準確感知、預測、預警基礎設施和社會安全運行的重大態勢,及時把握群體認知及心理變化,主動決策反應。但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創成果;科研機構和企業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和產業鏈,缺乏系統的超前研發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我國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的必要性,并為如何彌補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短板提出合理化建議。(14分)
3.必要性:①事關國家安全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②有利于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③有利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④有利于堅持以人為本,及時準確的把握群體認知及心理變化,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每點2分,共8分)
建議:①發揮企業的市場研發主體地位,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人工智能原創成果。②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擴大人工智能的國際影響力,拓展人工智能產業鏈。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培育高素質的人工智能尖端人才。(每點2分,共6分。其他合理表述酌情給分)
智慧停車
在城市交通治理層面,智慧停車從一開始的星星之火,逐漸呈現出燎原之勢。除了老牌一線城市,新一線乃至二三線城市都在頂層設計中制定了相關建設規劃,其中不少城市還將智慧停車列為“重點民生工程項目”,并為此進行了詳盡的車位普查和社會調研。然而,以往被看好的地磁感應模式,在技術迭代過程中逐漸喪失優越性,用戶體驗不如預期,無法真正做到“無感停車”。
運用“意識的能動性”的知識,結合材料分析智慧停車理念的正確性。
參考答案:
①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停車難的問題嚴重影響人們的出行和城市運行效率,智慧停車不僅方便了車主,同時也提升了停車場的運營效率和價值,能夠有效地解決停車難問題。②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智慧停車做到“無感停車”。能夠在實現停車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車主停車體驗提升的同時,推動傳統交通管理向智慧交通升級。
停車之痛”已成為城市通病,因停車問題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無論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型城市,還是濟南等城市,甚至人口只有幾萬、十幾萬的縣城和鄉鎮,停車難都給群眾生活和政府管理帶來了深深的煩惱。專家建議,適當控制需求、合理增加供給是緩解這一問題的長遠之策。
停車難”問題讓市民和政府頭疼。除了新建停車場、將閑置樓宇改造成公共停車樓以外,近年來不斷出現的“智慧停車”解決方案,也在為解決停車難貢獻著科技智慧。不僅是政府在推動“智慧停車”,企業也成為其中一股重要力量。
結合材料,運用企業經營的知識,說明“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停車場如何實現智慧停車。
①調整經營戰略,面向用戶需求,實現產品結構優化升級。針對“移動互聯網+”時代機械化停車方式無法滿足用戶需求,停車場傾向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多元化發展的現狀,傳統停車場應選擇推廣網上預約停車及移動停車APP來幫助用戶解決停車難問題。
②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傳統停車場應順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潮流,引進和采用先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和跨行業技術,加快車牌識別智能管理等創新技術的應用,給人們帶來更便捷的用戶停車體驗,從而實現智慧停車。
③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傳統停車場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及智能設備,整合停車數據及停車資源,幫助用戶解決停車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