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近幾年的?键c、易混點、丟分點匯總
2019-01-02 15:35:56三好網
一、近年來高考政治?键c知識歸納
1.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2.價格及其影響因素
3.價值規律(內容、形式、作用)
4.我國基本經濟制度(what、why、how)
5.我國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則(what、why)
6.資源優化配置、市場經濟(涵義、市場機制、市場經濟的特征及其缺陷)和宏觀調控(why、what、how、財政、稅收、銀行等經濟手段)
7.經濟效益(why、what、how);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關鍵;兼并聯合是優化企業結構、完善市場經濟的有力杠桿
8.企業信譽和形象、反對不正當競爭(why、what、how)
9.農業(why、how、農民增收的途徑和意義)
10.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why、how、支柱工業及其作用)
11.第三產業的地位和作用
12.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和意義
13.我國社會保障制度(why、what、how)
14.積累與消費(投資與消費的)關系
15.市場交易的四原則、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why、what、how)
16.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7.我國對外經濟關系的客觀必然性、匯率的變化、關稅作用、進出口關系
18.發展對外貿易的作用和原則。
19.以人為本的全面的協調的科學的發展觀、和諧社會、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創新型國家、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性質的規律。
20.哲學原理(略,按照考試大綱復習)
21.與國家有關的活動:國家性質與國家機構、國家職能;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一國兩制的涵義、內容、意義以及臺灣問題的三個立場
22.與公民有關行為:公民的權利特別是公民的監督權(含義、方式和意義)、公民的義務、正確處理公民與國家關系(公民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三個原則)
23.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地位、作用(三個才能)、領導方式、執政方式、怎樣加強黨的建設(三個大的方面分別的原因、怎樣建設)、“三個代表”(內容、關系、根本要求、地位、意義)、我國政黨制度(why、how、what)、人民政協的性質和職能。
24.國際關系:國際關系及其決定因素;國際組織和國際法的作用;聯合國的宗旨、原則和作用;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趨勢;中國在國際新秩序上的主張;國際競爭的實質;我國的外交政策(決定因素、基本點)
25.關于政治文明建設:我國民主政治的本質、民主制度、重要性、怎樣建設、常見實現形式(黨內民主、干部人事的民主、依法行政、政府職能轉變、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公民權利保障)
二、高考政治常見易錯易混知識點解析
26.關于價值下列說法錯誤:
①價值和使用價值是不可分割的。
、谟袃r值東西也一定有使用價值,有使用價值也一定有價值(不一定,關鍵在于是否處于交換關系之中)。
、凵鐣⻊趧由a率越高,單位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的數量越多,因而,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也越大(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單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內形成的價值總量是一定的)。
、苌唐返膬r值決定價格,因此,商品價值變化,價格也一定變化(不一定,價格還受供求關系、宏觀調控、貨幣發行量等因素影響);
⑤商品的質量性能越好,價格越高(錯誤,使用價值與價值量沒有直接關系);
、迋別勞動時間越長,所生產商品的價值量就越大(商品價值量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
27.紙幣也具有價值尺度(沒有價值尺度職能)和流通手段的職能。紙幣能代替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因此,紙幣也有價值(紙幣沒有價值)。
28.關于所有制結構下列說法錯誤:
、俜枪兄平洕俏覈鐣髁x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生產力發展的主要力量(重要力量);
、趪薪洕ü兄疲┦巧鐣髁x經濟制度的基礎(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酃煞葜贫季哂泄兄菩再|(國有集體控股,企業具有明顯公有性);
、芄煞葜剖俏覈兄频奈ㄒ唬ㄖ饕⿲崿F形式。
29.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30.我國現階段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效率優先,注重公平。下列說法錯誤:
、侔磩诜峙涫侵竸趧诱甙磩趧映晒ü兄平洕袆趧诱咛峁┑膭趧訑盗亢唾|量)進行分配,因此,個體勞動者的分配方式屬于按勞分配(按勞動成果分配);
、谠谖覈姆峙渲贫戎校磩诜峙潴w現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產要素分配體現效率,忽略了公平。(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③私營企業中的工人獲得的工資收入屬于按勞動成果分配(按勞動力要素分配)
31.經濟效益是企業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的比例關系,提高經濟效益根本上取決于科技和管理水平,還受市場、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企業規模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列說法是錯誤的:
①企業利潤越多,經濟效益提高;
、谔岣邉趧由a率,就一定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越強,企業經濟效益一定越好。
32.解決我國能源短缺的關鍵是拓寬能源進口渠道,緩解能源壓力(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32. ①股份制是我國公司制的唯一(重要)形式;
②股份制是產品的分配方式(企業組織形式);
、塾邢挢熑喂荆ü煞萦邢薰荆┩ㄟ^募股集資的方式來籌集資本。
33.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問題,注意幾種正確提法:
、僖揽靠萍歼M步,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發展之路是發展我國農業的根本出路,是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本途徑;
② “三農”問題是關系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根本性問題;
、劢ㄔO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著眼點是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軋猿謨蓷l根本原則。一是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特別是土地承包經營的自主權。二是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34.關于社會保障制度:
①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實現社會安定的根本性措施,因此,要千方百計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前提正確,結論錯誤。要遵循既要發展生產,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則)。
、谌魏紊鐣蓡T都同等享受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制度遵循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有能力履行義務而未履行者,不得享有社會保障);
③居民社會保險(改為“商業保險”,社會保險只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權利)保障水平與繳納的保費成正比;
、苌虡I保險和社會保險一樣,都以個人的實際需要為依據的(社會保險不是,它帶有一定強制性)。
35. 關于積累和消費:
、傧M(積累)的最高限度是保證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積累(消費)的最高限度是保證再生產規模有所擴大;
②政府用于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的費用屬于個人消費基金(公共消費基金)。
36.關于財政和稅收:
、僖l揮財政在促進社會事業的發展的作用,關鍵是要增加稅收收入(關鍵是發展經濟,還要調整分配政策)。
②每個公民的所有收人(按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個人所得)都在個人所得稅的納稅范圍。
37. 銀行存款利率越高,儲戶的實際收益越多(居民實際收益取決于存款利率和物價漲幅的對比)。
38.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發達國家是主要受益者,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大的挑戰)。
39.具體科學知識(哲學)揭示的是世界變化發展的最一般規律。
40. 關于意識,下列說法錯誤:
①意識是大腦(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②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錯誤的意識則是人腦主觀自生的;
③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a、意識本身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b、意識能動作用具有兩重性);
、芩囆g創作不是由客觀存在決定的、不需要反映現實生活、純屬人的主觀創造性(凡是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菸镔|和意識是互相促進,互相依賴的(不能理解為相互促進,意識依賴于物質,物質是獨立于意識之外而存在的)。
41.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關系)問題。
42. 下列說法錯誤:
、僦灰菑目陀^存在的事實出發就是從實際出發(既要立足實際,還要全面的、從整體上、在變化中把握實際);
、诳茖W理論(一起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
、垡_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須做到客觀與主觀(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苌鐣目陀^性集中體現在社會規律(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客觀性;
、輧r值規律(生產方式要適應生產力性質的規律)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43.關于聯系觀點,下列說法是錯誤的:
、俾撓凳瞧毡榈模虼,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聯系的關系。
、谑挛锏穆撓凳瞧毡榈、客觀的、具體的、無條件的;
、壅w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不一定);
④關鍵部分對整體起決定性作用(注意:一定條件下)。
44. 關于運動和發展的觀點,下列說法錯誤:
、龠\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是事物處于顯著的變化之中(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只要處于“動”的狀態,就是運動,變化是事物的性質或者存在狀態的改變);
、谶\動是絕對的,靜止是不存在的(哲學上的靜止是指相對靜止,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③新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所以,新出現的事物(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
、芰孔兪鞘挛锏淖兓|變是事物的發展(發展是質變,質變不一定是發展,發展是向上的質變);
、萘孔儽厝灰鹳|變,質變是量變的總和(必然結果);
⑥在一定條件下,外因對事物的發展也有決定作用(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起決定作用)。
45. 關于規律,下列說法錯誤:
、僖幝墒强陀^的,因此,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無條件的(有條件的);
②人類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改變(是不能被改造的)了自然界的客觀規律;
③規律是客觀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滅,所以,規律是永恒不變的;
、芤幝墒鞘挛镏g的一種聯系,因此,聯系就是規律(規律是事物運動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46. 關于矛盾的觀點,下列說法正確:
①矛盾特殊性規定了事物的性質;
、谑挛锏膬炔棵軟Q定了事物的性質;
、勖苁鞘挛镒兓l展的動力。
下列說法錯誤:
、倜芫褪菢嫵擅艿碾p方相互排斥、相互斗爭(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和諧就是沒有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②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就是整體與部分(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壑鞔蚊埽苤鞔畏矫妫┺q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必須把握事物的本質和主流;
、苊苤鞔畏矫妫ㄖ鞔蚊埽┺q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學會抓住關鍵和中心;
、菝芴厥庑栽⒂谄毡樾灾校ㄆ毡樾栽⒂谔厥庑灾校
⑥事物的性質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決定的(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
⑦抓住了主要矛盾(還有處理好次要矛盾),就堅持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⑧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崦艿挠^點就是指兩點論的觀點(還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普遍性與特殊性相聯結、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
47. 關于主觀能動性的觀點,下列說法錯誤:
、偃说闹饔^能動性與客觀規律兩者是不可分割的(規律具有客觀性,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谥灰l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和利用規律;
③只要把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結合起來,就能收到預想的結果;
、芫駹顟B決定著人們辦事情能否收到積極的效果;
、萑藗兘沂玖耸挛锏谋举|規律,辦事情就能獲得成功;
、拗饔^能動性發揮的程度決定辦事的效果;
⑦發揮主觀能動性是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和基礎;
⑧人們能否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關鍵是能否使客觀符合主觀。
48.關于現象和本質,下列觀點錯誤:
、偈挛锏谋举|是穩定的東西,對事物本質的正確認識也是穩定不變的;
、诂F象是個別的、多變的,本質是穩定的、永恒不變的;
③現象是本質的表現,本質是現象的總和;
、苷嫦笫强陀^的,假象是主觀的(都是客觀的);
、菡嫦蠓从潮举|,假象不反映本質(都反映事物的本質)。
49.關于認識,下列觀點正確:
、傧胂罅κ钦J識發展的重要動力;
、趧撔率侨祟惐举|的最高表現。
下列觀點錯誤:
、僬J識的根本目的(任務)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看本質;
、趧撔戮褪菕仐壒逃杏^點的束縛,敢想敢做;
③感性認識是錯誤而理性認識是正確的;
、芨行哉J識的總和就是理性認識;
⑤獲得正確的理性認識是認識的目的(認識的目的是指導實踐);
、蘩硇哉J識來源于感性認識;
⑦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
、鄬κ挛锉举|和規律的認識屬于理性認識,理性認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理性認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岚巡煌|的事物區別開來,是一切認識的起點和目的(感性認識是認識的起點,實踐是認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