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案:《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4 17:47:0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高等動物精子、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理解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規律性變化,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2.通過對比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的異同,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問題并認識事物實質的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分析
1.本課題教學的重點是減數分裂過程。
(1)減數分裂是理解有性生殖方式的特點和進化地位的知識基礎。高等動物通過減數分裂產生染色體數目減半的配子,通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維持了親、子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一致,保證了物種的穩定;通過減數分裂產生遺傳內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具有豐富變異性的重要原因,決定了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之間的本質區別,說明了在生殖方式上有性生殖的進化地位更高級。
(2)減數分裂是三大遺傳規律的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是基因分離規律的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在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隨機進入到不同的配子,這是基因自由組合規律的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的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進行交叉互換,這是基因連鎖互換規律的細胞學基礎。
2.教學難點是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
(1)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復雜,除了具有有絲分裂中出現的──染色體復制、染色體與染色質的周期性變化、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等行為外,還出現了同源染色體聯會、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等特殊行為。這部分內容涉及染色體的概念、有絲分裂過程等知識,這些知識掌握程度如何,直接影響學生正確理解減數分裂的概念;這部分內容具有知識點分散、理解難度大(如同源染色體)、概念易混淆(如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等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復習,分散難點,加強對比,突破難點。
(2)同源染色體是這部分內容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教學的最大的難點之一。學生較難理解關于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含義。這是由于學生對于從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到形成新個體的發育過程及其細胞學基礎不十分了解。因此,在首次講到這一概念時,可以暫時不提這一點,僅強調“形狀、大小一般相同”;在講受精作用后可以說明,受精過程形成受精卵,其中形狀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精子),一條來自母方(卵細胞),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在學習生物個體發育的內容時,再強調體細胞是受精卵經過有絲分裂形成的,每個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情況與受精卵完全相同,體細胞中有成對的同源染色體。
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題的參考課時為二課時。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