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宇宙中的地球》教學設計(2)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4 12:45:41
3.八大行星公轉的結構特征
展示教材P5圖1.5 太陽系其他行星與地球的質量比和體積比
讀圖指導:注意該圖的圖例,圖中注記所標數字是指與地球相比,其體積、質量的大小。
教師指圖講解:按照八大行星的距日遠近、質量和體積等結構特征,通常將與地球結構特征相似的水星、金星、火星與地球一起劃分為類地行星。將體積比和質量比遠遠大于地球的木星和土星劃分為巨行星;將離太陽較遠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劃分為遠日行星。
請同學們結合圖1.5 太陽系其他行星與地球的質量比和體積比所示內容,填寫表格1.2三類行星距日遠近、質量、體積等特征比較 我們把每項特征分為三個等級,按距日由近及遠、質量由小到大、體積由小到大,依次用1、2、3來表示。
行星類別
距日遠近
質量
體積
類地行星
1
1
1
巨行星
2
3
3
遠日行星
3
2
2
提問:為什么說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普通行星?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中,地球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等結構特征和公轉的運動特征與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并不特殊,因此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的行星。
導學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0分鐘)
1 進行導學案【合作探究】第一題部分
現代宇宙探測的結果表明,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別是存在著高級智慧生物的天體。從這種意義上說,地球是宇宙中一顆特殊的行星。那么地球上為什么會有生命存在呢?
小組合作討論完成導學案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第1題
討論提綱
1.請從八大行星的運行特征分析,地球所處的行星際空間是否穩定和安全?
2.說出地球的結構特征對地球上生物存在產生的影響。
3.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或者太陽光照條件變得不穩定,地球上將會出現怎樣的情形?
4.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多遠?這對地球上的地理環境有什么影響?
5. 地球最初的單細胞生命出現在海洋中,地球上的大量液態水是怎么形成的呢?
2 導學案【合作探究】第二題部分
3 總結:(板書)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