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教學設計(2)
2018-11-24 08:55:55網絡整理
。ǘ、軍機處的設立(清)
1、問題探究 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思考:
(1)軍機處設立于何時?設立軍機處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2)軍機處的職權如何?從中說明了什么?(可強調說明:軍機處不是“決策”機構,它只是將皇帝的旨意跪受筆錄,傳達給中央各部門和地方大臣去執行。)
。3)如何認識軍機處設立的作用、影響。(a、精簡了行政辦事手續,提高了工作效率;b、加強了皇權,是皇權高度膨脹的產物;c、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因為加強君主專制再無更好的選擇了。)
2、密折制
學生閱讀歸納出其內容及作用。
3、總體評價認識軍機處和密折制(結合課本從兩方面去分析)
。ㄈ⑶宄倪吔
1、學生閱讀課本歸納:
清政府處理邊疆政策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清中央主管邊疆民族事務的機構是什么?有何職權和作用?
2、改土歸流
。1)原因 土司世襲,形成割據勢力,不利中央集權
(2)含義 結合課本“知識鏈接”加以分析
。3)概況
(4)意義 課本分析比較簡單,可讓學生展開討論。(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改變了當地落后閉塞和割據紛爭的狀態;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學生討論思考:怎樣認識君主專制制度?(或如何評價君主專制制度?)
在分析這個問題時,要學生掌握分析評價歷史問題的方法,評價一個歷史事情或一個歷史人物,要把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并且能一分為二地客觀公正全面準確地對其評價。
【參考分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具有雙重性:①一方面,它在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抵御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展社會經濟、防止分裂割據、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②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政治統治的腐敗、兵役徭役的無度方面,又起著消極作用。因此對于每個朝代或不同帝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影響,必須作正反兩方面的分析與比較,才能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一般而言,在封建社會前期,其積極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極作用逐漸增大,尤其是明清時期。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已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而封建專制主義的強化,卻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束縛了社會生產力,其危害尤為嚴重!
從其弊端中引入下一個知識點:
(四)、近代化浪潮與清末政治
1、專制政治的強化對中國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從對東西方的比較中去分析)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也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隨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就是實行社會轉型,由封建社會轉變為近代社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產力從手工操作向機器生產的變化;二是生產方式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變化;三是政治由封建專制向資本主義民主共和的變化。其核心是工業化。同時還包括對外政策和中央機構的一系列變化。
2、在后專制主義時代(說明中國已步入近代史時期),清政府的改良
(1)目的
。2)內容
。3)評價
■知識鏈接 盛世的概念及相關史實
想一想:出現盛世的社會歷史原因有哪些?
逆向思考:史學界認為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的衰落時期,你認為此時期“衰落”的表現有哪些?
。ń獯鹨陨蟽蓚問題,由于高一學生知識水平和歷史認知還有不足,只要求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有一定的認識有足夠,也可引導學生思考“盛世”與“衰世”的辯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