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教學設計
2018-11-23 22:43:09網絡整理
高一歷史教案:《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教學設計
1. 1873~1910年,我國農產品出口總值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促成這種趨勢的因素不包括 ( )
A. 列強對華經濟掠奪加強 B. 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自然經濟進一步發展 D. 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解析:C 本題為逆向選擇題, C項顯然不是該時期農產品出口總值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它既不符合史實也不符合邏輯。
2. (2010?無錫模擬)清朝末年,民族資本家為了逃避政府苛稅和官吏的勒索,或將企業設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頭懸著英國國旗,船尾懸著中國龍旗”。這反映了( )
A.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春天的到來
B.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全面萎縮
C. 封建主義是民族工業發展的阻力
D. 西方列強支持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解析:C 民族資本家千方百計逃避清政府的苛稅和勒索,反映出封建主義是民族工業發展的阻力。
3. (2010?廣州模擬)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促使清王朝內部少數有識之士進行反思,人們提出新對策,開始興辦洋務。下列能反映洋務運動前十年內容的圖片是( )
解析:B A項是太平天國的治國方案,故排除。B、C、D三項分別表示洋務運動中的創辦軍事工業、引進先進技術和創辦新式學堂,緊扣“洋務運動前十年”的限制,可知B項正確。
4. (2010?鎮江模擬)據統計,1900年以前的三十余年間,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民族工礦企業有150多家,資本總額5 000余萬元;1901~1911年的十年間,全國新設立的廠礦有320多家,資本總額1億余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兩倍多。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
①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②南京臨時政府獎勵實業政策的刺激③列強的資本輸出進一步瓦解了自然經濟④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5. 下列體現洋務派“求富”主張的實踐活動是( )
A. 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B. 開辦輪船招商局
C. 成立天津機器制造局 D. 設立農工商總局
解析:B洋務運動后期以“求富”為旗號創辦民用工業,四項中只有B項是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
6.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產茶葉行銷海外,山民紛紛伐木鏟草種茶,使得“蒼崖鏟為赤壤,清溪泛為黃流”。但“外洋印度產茶日多,(武夷茶)行銷日滯”,又因外商控制了價格,最終武夷“市疲山敗”。這說明了( )
①中國被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②生態環境被破壞
③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使武夷山茶葉失去海外市場
④鴉片戰爭后,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D 抓住“五口通商后”這一關鍵信息,可知題中現象發生在《南京條約》簽訂后,當時列強已經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使中國逐漸淪為商品傾銷市場和廉價原料產地,清政府不能再維持閉關鎖國政策,故①④正確,③錯誤。再依據“蒼崖鏟為赤壤,清溪泛為黃流”,可知②正確。
7.(2010?濟南模擬)史學界認為,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據在于( )
A. 開了中國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
C. 創辦了一批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
D. 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外交機構
解析:C 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的意義,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洋務運動創辦工業把西方先進生產力引進國內,使中國開始了經濟工業化,從而啟動了近代化進程。這里的“近代化”是指采用近代化的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