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教學設計(2)
2018-11-23 22:43:09網絡整理
8. (2010?衡陽模擬)據記載,江南制造總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區農業勞動力或苦力收入的4倍,這一現象可以理解為( )
A. 民用企業利潤豐厚,工人福利待遇較好
B. 官方重視軍事工業,工人收入相對較高
C. 招募的工人多來自西方國家,收入自然較高
D. 民族資本家為籠絡工人,提供相對豐厚的報酬
解析:B 江南制造總局屬于洋務派創辦的軍用企業,故A、D項可直接排除;洋務派的企業中的確也從西方國家招募了工人,但他們是技術骨干,人數極少,故C項的表述與題干不符;清政府支持搞洋務,謀求“自強”,首先就是希望軍事力量的壯大,所以軍工企業工人待遇相對較好,故B項為正確答案。
9. 有關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近代工業興起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主要集中于東南沿海地區
②都由洋務派創辦
③采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④產生于中國封建經濟瓦解的過程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解析:B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來源是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他們創辦了許多企業,并非都由洋務派創辦,故排除含②的選項。這一時期的近代工業種類比較多,有洋務企業,同時也存在外資企業、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10. 右下圖所示是民國九年的一則報紙廣告。作為直接證據,它可以用于研究( )
A.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 實業救國的思潮
C. 工人階級的誕生
D. 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解析: B 根據題中“民國九年”和廣告上的“振興織襪廠”、“人人必需之國貨”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民國初年民族工業發展的情況,故B項正確。A項與題意無關,C項發生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D項發生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
11.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國紗廠盈利指數,造成這種勢頭的最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數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 辛亥革命的推動
B. “實業救國”新思想的推動
C. 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的推動
D. 帝國主義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
解析:D 四個選項都是盈利的原因,但列強放松經濟侵略為民族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是最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列強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又迅速蕭條,這也佐證了帝國主義侵略是影響民族工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12. (2010?濱州模擬)從民國初期民族火柴業的一組商標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
①辛亥革命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②中國基本擺脫了外來經濟的控制
③實業救國成為當時的進步潮流
④中華民國政府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A 從火柴商標上的“救國”、“富強”和“中華民國利興公司”等信息,可解讀出①③正確,而②④明顯不符合史實。
13. 分析1912~1922年《民國初年紡織業發展情況表》,從中能夠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 民國初年民族工業特別是紡織業得到了發展
B. 南京國民政府頒布法令促進了紡織業發展
C. 這一時期中國的民族工業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D. 繼昌隆繅絲廠是這一時期民族企業的驕傲
解析:A 圖表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南京國民政府在1927年建立, B項不正確,當時民族工業沒有形成完整體系,C項不正確,繼昌隆繅絲廠設立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 D項也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