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信用工具和外匯》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3 20:31:45
高一政治教案:《信用工具和外匯》教學設計
【明確目標】
☆信用工具和外匯
□信用工具 1.信用卡 2.支票
□外匯 4.外匯的含義 5.匯率的含義 6.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
【立足基礎:】
一、信用工具
1. 、 等是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2.信用卡是具有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 。
3.支票是 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在我國,支票主要分為 和 兩種。
二、外匯
1.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用于國際間結算的 。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 。
3.保持人民幣幣值 ,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知識結構】
【重點、難點與誤區分析】
外匯、匯率的含義,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服務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理解這個含義要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外匯執行的是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
第二,執行支付手段職能的貨幣一般不是本國貨幣,而是外國貨幣即外匯,對中國而言,美元、歐元、英鎊、日元都是外匯。(外幣和外匯是兩個既相聯系,又有區別的范圍。首先,外匯包含外幣,但外匯不等于就是外幣,外匯中還包括其他內容,外匯的主要內容是外幣支付憑證。其次,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并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的外幣才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實質是國際支付手段,如果某種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它就不能成為國際支付手段。)
第三,它主要是用于國際市場上國際間的結算。一般來說,在國內市場不需要支付外匯,只要支付本國貨幣即可。我國的本幣就是人民幣。
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又被稱為匯價。
在我國通常采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并且如果100單位外幣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