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3 15:58:20
高一政治教案:《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教學設計
環節一:課堂導入
多媒體展示兩幅對比圖片(圖1內容為:60年代人們平均兩個月才可以憑票領到兩斤肉;圖2內容為:今天超市商品琳瑯滿目、種類繁多),提出問題:之所以產生消費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從而引出課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消費水平受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的影響
多媒體展示兩個鏡頭:
鏡頭一:天津的陳先生春節期間帶全家到體育館打羽毛球。雖然每次要花門票錢,但鍛煉了身體,增進了家人之間的感情,他覺得很值。
鏡頭二:蘇州李先生一家利用春節到海南旅游,春節期間游客真不少,大部分是全家出游的。
教師: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現在,人們的春節消費一改過去只在家中大吃大喝的習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家思考一下,為什么居民的消費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為什么以前春節的時候,人們只是在家中大吃大喝,而現在春節的時候,人們卻開始去體育館打羽毛球或者全家出去旅游。
學生思考討論,分享觀點。
教師總結:居民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以前人們的收入水平低,只夠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現在人們的收入水平提高,除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還可以滿足鍛煉身體、旅游等其他精神需求。
2.當前和未來預期的收入水平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
活動:想一想
多媒體展示下列材料:
資料一:據《經濟日報》報道,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制約了消費的擴大,這是近年來我國消費率偏低,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由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東、中、西部收入差距和城鎮內部居民中高收入階層與中低收入差距逐漸拉大,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預期不斷下降,加上醫療、教育、住房等花費日益昂貴,對錢袋子產生“擠壓”效應,中低收入人群消費受到壓抑。
資料二:.“手上有錢,心里仍慌”是目前普通百姓的普遍心態,教育、醫療和購房或建房等方面的高昂費用和預期高支出,事難找,收入又不高,更令百姓心存畏懼,平時總想著如何攢錢而不敢亂花錢。此外,占全國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農村,只消費了全國極少一部分的商品,農村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