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設計(一)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11:03:12
高二語文教案:《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設計(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運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寫作特點;
2、過程與方法:提高賞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詞的風格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辛棄疾抗敵救國的雄圖壯志和為國效勞的愛國熱情。
二、教學重點:提高賞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詞的風格特點
三、教學難點:提高賞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詞的風格特點
四、教學方法:誦讀 討論 教學安排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兼詞人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走近這位悲劇英雄,去體會他內心的愁苦與憤懣
二、鑒賞這首詞
(一)從題目入手,整體感知。
永遇樂是詞牌子,京口北固亭是地點,懷古表明這是一首懷古詞,懷古詞是詞人在閱讀史書或游覽古跡時有感于歷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發出對時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鳴,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諷今傷今之作。鑒賞這種作品,要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與時局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接點,要知人明世,也就是了解作者的簡歷史實,創作詩篇時的背景以便感悟詞情。
(二)知人明世,了解作者與寫作背景。
辛棄疾,字幼安,他被迫隱退,空懷一腔忠貞熱情卻報國無門。他的許多詞就反映了這種悲憤,我們今天要學的這一篇就是突出的一首。辛棄疾64歲,被重新啟用,積極作北伐準備,可他的意見不能采納,并給他一個降官的處分,后來又把他調離,辛棄疾施展雄才大略,為恢復大業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一次他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懷古憶昔,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千古傳誦的杰作。
2.速讀全詞,找出詞中的關鍵詞。
引導思考、提示回答:在全篇中起領起作用的動詞。明確:覓、想、望、問。
3.細讀全詞,此時的作者站在京口北固亭之上,覓到了哪些?想到了哪些?望到了哪些?問到了哪些?
引導思考、提示回答:
明確:覓是無覓;想到孫權、劉裕、劉義隆、佛貍、廉頗;望到故國家園;問是誰來問我?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