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寡人之于國也》優秀教學設計(三)(6)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1 23:03:25
7.聯系第四、五兩個單元,掌握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的特點和發展軌跡?
探究學習:歷史散文(史傳散文),主要是由各國史官積累大量檔案資料,經過整理加工編纂而成,記載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統治者和策土的言論的文章;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學派闡述各自的觀點和主張或進行相互論爭的論說文。從語言形式來看,歷史散文以敘事為主,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總的發展軌跡是由簡到繁(由“平均句長”也可說明:平均句長:總字數÷總句數):歷史散文由“春秋體”的一言兩語的大事記載,進而為“左傳國語體”的簡潔生動具有文學價值的敘事,再進而成為“國策體”的縱橫變化、豐富多彩的敘事散文;諸子散文由語錄式的問答體,發展為專題立論、結構完整、論證周密的論說文,如《論語》為語錄體,《墨子》雖有問答體,但多數文章則是主題集中、論證詳細、邏輯性強的論文,《孟子》雖仍有類似《論語》的形式,但議論復雜問題時已蔚為長篇,《莊子》《荀子》和《韓非子》的論說文已標志著我國古代散文進入了成熟階段。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