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政治備考策略,從真題卷進行分析
2018-11-21 11:16:51網絡整理
政治
2018年高考思想政治科命題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高考評價體系框架理念,全面深化高考內容改革,助力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突出重大主題,體現學科促進素質教育的育人導向作用
圍繞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主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全面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
1、緊扣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促進發展政治認同素養
突出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等融入命題,引導學生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四個自信”。如文科綜合全國II卷第39題,以黨的十九大報告和新修訂的黨章有關“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的重大論斷為材料,要求學生分析為什么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引導學生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試題選取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材料,引導學生思考、領悟其中深刻的哲學方法。文科綜合全國Ⅱ卷第22題選取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有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的相關論述,不僅使學生了解我國未來的社會發展安排,而且充分認識到社會發展是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統一。
2、緊扣學習憲法、尊崇憲法,扎實培養憲法意識
高考以2018年憲法修改為契機,通過試題激發、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憲法。文科綜合全國I卷第39題的突出特點是通過引導學生對憲法修改過程的分析,提高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的正確認識和把握,從而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憲法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助力學生增強憲法意識。
3、緊扣弘揚偉大民族精神,著力增強文化自信
高考命題將偉大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融入考試內容中,增強試題試卷的文化感染力,發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引導學生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文科綜合全國Ⅱ卷第40題以我國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院士為代表的雜交水稻研發團隊長期從事雜交水稻研發推廣,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素材,充分展現了奮斗精神的時代價值和強大生命力,彰顯了中國文化的價值。思想政治全國Ⅳ卷第25題以我國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創新、銳意進取、頑強拼博,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推動中國運載火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的事跡為素材,設計試題,引導學生學習航天人的創造精神,激發創新活力。
聚焦關鍵能力,深入考查學科思維品質
突出考查學生理論思維能力、法治思維能力、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能力,引導學生關注思維過程,提升思維品質,助力素質教育發展。
1、注重考查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把握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培養理論思維能力
培養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把握問題的能力,是課程標準對學生能力培養要求中明確規定的重要目標。文科綜合全國Ⅰ卷第40題,以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為背景,要求學生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不斷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導學生增強理論思維能力,學會運用唯物史觀深刻把握重大問題。
2、加強對法治思維能力的考查,促進學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加強對學生法治思維的考查,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覺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主動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堅定捍衛者。文科綜合全國II卷第16題,以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為材料,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實踐和重要成果,并結合所學知識深化對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理解。文科綜合全國III卷第16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的頒布為背景,引導學生思考國歌法對于保障公民依法使用國歌權利和義務的重要意義,促進學生遵法學法守法,增強國家觀念,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強調對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能力的考查,助力學生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試題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增強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能力。文科綜合全國III卷第40題以甘祖昌的感人事跡為材料,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確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優化考試內容和考查方式,推動發展素質教育
命題能否實現考查目的和意圖,依賴于考試內容和考查方法的正確選擇?荚噧热莸膬灮疾榉绞降那‘,對于構造一個好的考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圍繞學科主干,突出基礎考查,體現基礎性要求
思想政治科高考試題的基礎性主要指向學科主干知識考查。加強學科主干考查,也即對學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杜絕偏題怪題和繁難試題,是引導教學遵循教育規律、回歸課堂教學、避免超綱超量學習的必然選擇,也是保障基礎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內在要求。試題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考查基礎知識、主干知識,意在引導中學的“教”與“學”打牢知識基礎,關注靈活運用,擺脫反復刷題、機械訓練的沉重負擔。文科綜合全國I卷第12題,以表格形式考查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基礎知識,厘清了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量和商品價值總量之間的關系,表格信息量大且簡潔清晰,便于學生比較;文科綜合全國II卷第12題,用需求曲線的移動考查甲、乙、丙三種相關商品的替代互補關系,將基礎知識圖形化,考查學生的圖形分析能力;文科綜合全國III卷第15題,用某國2013~2017年對外貿易差額變化圖為材料引導考生思考該國平衡總體貿易收支的政策,考查學生從經濟數據圖中獲取關鍵數據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2、聚焦問題解決,強調理論聯系實際,體現應用性要求
高考強調的理論聯系實際,是圍繞解決現實問題、聚焦問題解決展開的。文科綜合全國Ⅱ卷第14題,通過構建某國財政赤字率和通貨膨脹率連續上漲的場景,要求考生思考應對措施。試題考查學生從政策層面尋求解決方案的能力。
3、增強試題靈活性開放性,突出思維考查,體現創新性要求
通過增強試題靈活性開放性,多角度提問、鼓勵創造性作答等方式,考查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以此引導學生關注思維能力訓練,從題海戰術、機械刷題中解放出來。
思想政治全國Ⅳ卷第24題,要求學生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行建設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的契機,選取一個海南傳統產業為例,分析其依托的區位優勢,并就如何抓住新的歷史機遇促進其優化升級提出建議。試題具有開放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對知識的把握,從旅游業、熱帶農業等行業中任選一個作答,使學生能夠從標準答案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獨立思考,從而培養個性化、創新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