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教案:《自制多功能反應器的使用》教學設計
來源:學科網 2018-11-18 16:45:05
一、使用教材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高中 《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四節。
二、實驗器材
自制教具:注射器(2 mL,5 mL,10 mL,20 mL,30 mL—各6個),尾氣處理裝置(一次性輸液包)一套;KSCN與 FeCl3 的反應器一套,鹵素性質實驗整合實驗一套。
FeCl3溶液、、KSCN溶液、濃鹽酸、KClO3固體、NaBr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等。
三、實驗創新要點/改進要點
1.實驗裝置價值:通過設計微型實驗可以把常規實驗改進做、創新做,讓微型實驗走進我們生活和學習。
2.實驗裝置亮點:綠色安全環保;取材容易、來源生活;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路更清晰、理解更透徹、興趣更濃厚;該實驗裝置既體現綠色化學思想,又提高實驗教學功能。
3.實驗裝置前景:可完成高中化學固液、固氣、氣液、液液、氣氣之間的反應;既可設計成演示實驗,又可設計成分組實驗;可推廣性強。
四、實驗原理/實驗設計思路
課堂教學中,許多課堂演示實驗過程紛繁、操作復雜,效果不明顯,并且有的有污染,導致許多教師不愿意做課堂演示實驗,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效率。為解決這個問題,特設計了一套全封閉多功能微型反應器,整個裝置簡單,易于操作,實驗效果明顯,實驗用品來源于生活,讓化學實驗微型化、生活化,同時營造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讓實驗更加綠色化。
五、實驗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鹵素單質制備及相關性質、氨氣的性質、稀硝酸的性質;
(2)學會設計微型實驗。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如注射器、輸液管等替代原設計器材,設計微型實驗;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思想和微型實驗理念;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培養學生微型實驗創新設計意識和相互協作意識。
六、實驗教學內容
全封閉多功能微型反應器裝置構造、裝置特點、裝置使用,重點從以下四個實驗來展示:(1)三氯化鐵與硫氰酸鉀反應;(2)鹵素單質氧化性強弱比較實驗;(3)氨氣的噴泉實驗;(4)銅與稀硝酸反應。
七、實驗教學過程
1.該裝置自身具有不推不出不吸不入的特點
不推動內外活塞,內外筒的液體(或內外筒的氣體)就不會混合,不用擔心反應物在筒內自己混合,只有推動或抽拉活塞,內外筒內的反應物才會混合,并且能夠清晰的看到滴加混合過程。
【通過三氯化鐵與硫氰酸鉀反應視頻展示該特點】。
2.整合實驗:可將幾個實驗整合進行連續實驗。
例如:鹵素單質氧化性強弱比較實驗:
號盛放濃鹽酸,號KClO3固體,號盛放NaBr溶液,④號盛放KI溶液, ⑤號盛放淀粉
將號濃鹽酸推到號,看到黃綠色氣體;將號氯氣推到號,生成橙黃色溴水;將號溴水推到④號,看到黃色碘水;將④號碘水推到⑤號,看到藍色。
通過這套多功能反應器,讓學生明確了①鹵素單質的氧化性Cl2>Br2>I2 ;②溴單質和碘單質溶于水的顏色;碘遇淀粉的藍色
3.易排空氣、易干燥
可以通過推拉活塞排盡裝置內空氣,如反應中用了固體,也可以吸入水后通過排水法排空氣。該裝置內外筒與空氣隔絕,可以排除空氣的影響;另外呢,我們可以通過推拉活塞很容易使內外筒干燥,可方便的連續做噴泉實驗。
【通過氨氣的噴泉實驗展示該特點】
4.該裝置可實現微型化和定量化
該裝置有刻度,可以控制參加反應的液體藥品和氣體的用量,也可以測量生成氣體的量以實現定量化。該裝置體積小、攜帶方便,能夠實現實驗的微型化。
5.添加藥品、加熱方便
通過注射器活塞抽拉可以方便的加入液體藥品。并且能夠方便的使用100℃以下熱水進行水浴加熱。
6.該裝置全封閉,能夠安全的演示有毒氣參加或生成的實驗
該裝置自己形成一個封閉體系,能夠有效地防止有毒氣體的逸出,可以安全的展示有毒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實驗。通過銅與稀硝酸反應展示上述特點。
【通過銅與稀硝酸反應實驗視頻展示該特點】
八、實驗效果評價
該實驗裝置綠色安全環保;取材容易、來源生活;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路更清晰、理解更透徹、興趣更濃厚;該實驗裝置既體現綠色化學思想,又提高實驗教學功能;可完成高中化學固液、固氣、氣液、液液、氣氣之間的反應;既可設計成演示實驗,又可設計成分組實驗;可推廣性強。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