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現代化的畜牧業》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18 07:56:3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歐洲人的飲食習慣和其發達的畜牧業;能夠運用圖表說出西歐的氣候、地形特征,并能分析氣候和地形對畜牧業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養成探究意識,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討地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內容學生能夠養成關注地理、地方衣食住行的良好習慣;初步形成人地協調、因地制宜的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發達的畜牧業,自然條件對畜牧業的影響。
【難點】
自然條件對畜牧業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生活實例導入。詢問學生歐洲人都喜歡吃什么食品?以及為什么偏愛乳制品?進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飲食結構
【創設情境】在法國留學的劉成,剛到法國,生活很不習慣,首先飲食構成上就有很大區別,你能描述一下,有哪些區別嗎?這與歐洲的哪種農業類型有關系?我們來探究一下。
【問題】下列哪些食品可能是歐洲人的餐桌上經常擺放的?
a.奶油;b.酸菜;c.牛排;d.面包;e.米飯;f.奶酪;g.豆腐
【學生回答】a、c、d、f。
【教師總結】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要食物,他們的餐桌上常見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歐洲人的這種飲食結構與這里的畜牧業有密切關系。存在于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或能量。
2.發達的畜牧業
【教師活動】這些食物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的哪個部門?參考英國、法國、德國的畜牧業和種植業柱狀圖進行分析,這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主要來自農業部門。英國、法國、德國畜牧業的比重要高于種植業,說明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教師總結】西歐的許多國家都以畜牧業為主,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也較高。如英國在70%以上,法國和德國也要高于50%。
【轉承】歐洲西部從事農業的人口特別少,歐洲西部采取什么辦法,使得畜牧業生產的效率高?
【學生回答】畜牧業生產的整個過程都采用了現代化操作,生產效率高。
【教師總結】歐洲勞動力短缺,但農業生產卻高度機械化、自動化。例如乳畜業從牧草及飼料作物的耕種到擠奶工作,都采用現代化機械操作。
3.自然條件對發展畜牧業的影響
【探究活動一】歐洲西部稱牧草為綠色金子,牧草是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最主要的條件,那么有利于牧草生長的原因有哪些呢?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圖以及伯明翰、漢堡的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現代化的畜牧業》教案
【問題】(1)歐洲西部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什么?
(2)根據伯明翰與漢堡的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狀況,描述一下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
(3)簡述溫帶海洋性氣候對發展畜牧業的有利影響。
【學生答案】(1)溫帶海洋性氣候。
(2)終年溫和濕潤。
(3)終年溫和濕潤的氣候特點有利于牧草的生長。
【教師總結】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盛行偏西風,風從海洋中吹來,溫和濕潤,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有利于畜牧業的發展。
【探究活動二】歐洲西部的地形對氣候有什么樣的影響?
【教師活動】教師展示歐洲西部地形圖。
【問題】(1)讀圖歐洲西部地形圖,根據圖例歸納歐洲西部的地形特點。
(2)這種地形特點對于歐洲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和范圍有什么影響?
(3)如果歐洲西部是山脈的話,歐洲西部的氣候將會有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1)南北高、中部低
(2)有利于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所以溫帶海洋性氣候廣泛分布。
(3)氣候變干,溫帶海洋性氣候范圍將縮小。
【教師總結】從剛才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知道溫帶海洋性氣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有利于畜牧業的發展,而大部分的平原地區又有利于發展牧場,因此歐洲的乳畜也十分發達。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請學生回顧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作業:預習下節課內容,歐洲的旅游業發展如何?
四、板書設計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