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專業,可以這樣做(2)
2018-11-08 16:12:08高校招生
識專業,注重專業內涵
認識專業,考生和家長要深入了解各個專業的內涵。所謂專業內涵,指專業培養目標、主干課程、就業及研究領域等。通過專業的培養目標,可以發現該專業是否符合自己將來的職業規劃。通過主干課程設置情況,可以了解不同大學的相同專業的一些區別,判斷哪所大學的對應專業更加適合自己。通常某一個專業會有多所高校開設,比如計算機專業在我國有500多所高校開設,而各高校的課程設置情況不盡相同。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前,應該先了解專業課程設置情況,這樣才能根據考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來確定專業。就業和研究領域等則可以更加深入地幫助我們了解一個專業的內涵,更加具體地為我們指明就讀該專業后的發展方向。我國的大學教育基本是專業教育,高考報志愿時選擇的專業,可以說是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做出的第一次選擇。大學畢業后,找一份對口工作,既可以將大學的知識學以致用,也可以更快地適應職場生活。如今出現不少大學生畢業“轉行”的現象,往往是當初選擇專業時了解不夠造成的。在選擇專業時,考生和家長必須要認真地了解該專業畢業后可以從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業發展。要了解這些內容,可通過訪問高校招生網站,那里會有關于學院和專業的介紹。
考生還要在充分判斷自己的情況下,判斷什么樣的專業適合自己。這種判斷,需要建立在對所選擇專業和自身實際情況深入了解的基礎上。通過對選擇專業內涵的深入了解,判斷其與自己的興趣、能力是否符合。例如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否就是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再如專業的課程設置方面,是否大多為自己擅長的科目,因為不少專業的核心課程都是與中學各學科相對應的。比如,擅長數學的同學,可以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經濟學、金融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等專業;物理和數學成績都不錯的同學,可以選擇機械類、電氣信息類、土建類、航空航天類里面的專業;喜歡化學的同學,可以選擇材料科學類、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等專業;對生物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生物技術、生物工程、農學、醫學之中的專業;喜歡文學和外語的同學,可以選擇文學、新聞學和外語教育等專業等等。此外,有些專業對于考生性別以及身體條件等會有特殊的要求,都需要注意。
另外,認識專業還要了解該專業開設院校的情況,例如是否為國家建設的重點學科,有無國家人才培養基地,是否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或者是否有相應的拔尖創新人才、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等,這些都可以成為考生選擇專業的參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