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學案:第二課第一課時《影響價格的因素》(3)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19 23:01:06
C.商品價格既要反映價值又要反映供求關系 D.等價交換的次數多于不等價交換的次數
參考答案:
【感悟平臺】
1. (1)價格變動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本的原因是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減少,價值量的降低。
(2) 每個商品生產者用高于或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的商品的,都只能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出售。因此,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處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則處于不利的地位。商品生產者要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就必須努力縮短生產商品所用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
2.如何理解等價交換?
第一,等價是指價值量相等。貨幣產生以前,等價交換要求交換的商品的價值量相等;貨幣產生以后,等價交換要求價格和價值相符。
第二,等價交換并非指商品交換的個別場合,而是從商品交換的總過程來講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價格和價值相符。
第三,等價交換在存在于商品交換領域,而不能適用于社會生活領域。
【過關窗口】
1.C 解析:教材內容,熟悉掌握。
2.B 解析: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不同廠家生產同一種商品,有虧有賺,原因在于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不同廠家由于各種原因生產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不同,或高于或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同一廠家生產同一商品,由于供求關系的變化,使得價格有時高于有時低于價值,所以出現有賠有賺。
3.B 解析:供求影響價格,材料中"由于賣斷貨,買家拍下的價格一路飆升,已超過書的原來標價",明顯體現出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所以選B。
4.D 解析: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值決定價格,供求與價格相互影響,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價格波動不會決定價值,所以排除③。
5.D 解析: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生產同一種商品,甲乙丙耗費的時間是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不會改變商品的價質量,所以同一種商品的價質量一樣大。所以答案選D 。
6.C 解析:商品的價值量同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此處的勞動生產率指的是社會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有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個別勞動生產率兩種,價值量有單位商品價值量和商品價值總量,其中社會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反比,與單位商品價值量成反比,與一定時間內的價值總量無關。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個別勞動時間成反比,與單位商品價值量無關,與一定是假內的價值總量成正比。
7.B 解析:供求影響價格,所以價格會在供求關系的影響下上下波動,同時,價值決定價格,所以價格只能圍繞價值波動,而且不能無限制的上漲和下跌。
8.C 解析:恩格斯說的話表明價值規律的實現必須通過價格的波動才能得到貫徹,而價格的波動必須圍繞價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恰恰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9.C 解析:等價交換要求價格與價值相符,而不是完全相等,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影響,而不應該由政府確定,等價交換是從商品交換的總過程來講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價格和價值相符。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