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 2019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練習:傳記綜合性選擇題

          2019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練習:傳記綜合性選擇題

          2018-10-18 14:03:32學科網

            傳記綜合性選擇題

            一、

            (2018·云南統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8分)

            劉東生:閱讀黃土高原這部大書

            劉世昕

            旁人眼里普普通通的黃土卻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劉東生心中的寶貝。這位“面朝黃土背朝天”達半個世紀的87歲老人,獲得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的貢獻在于通過“閱讀”中國的黃土,翻開了百萬年前地球古氣候、古生態變遷的歷史。[來源:學&科&網Z&X&X&K]

            地理學界有這樣的說法:目前人類了解地球的自然歷史有三本書,一本是深海沉積物,一本是極地冰芯,第三本便是中國的黃土。國際上認為,把黃土這本書念得最好的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東生。

            從1804年以來,國際上對于黃土的成因有兩種學說——“風成說”和“水成說”。從20世紀50年代起,劉東生對黃土高原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實驗分析,完成了《黃河中游黃土》《中國的黃土堆積》等多部專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風成說”。

            1909年國外學者提出的第四紀四次冰期理論,主導了20世紀前半葉的古氣候學研究。1958年,劉東生根據黃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點,發現第四紀氣候冷暖交替遠不止四次,對經典的四次冰期理論提出挑戰,最終建立了環境變化的多旋回理論,成為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一個重大轉折。當時劉東生提出,240萬年前開始堆積的黃土高原中保存著非常完整的古土壤系列,它們的時間和空間分布規律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可以揭示古氣候信息。黃土中那些豐富的生物遺跡,就像一部非常豐富的典籍,記錄了200多萬年來黃土高原地區,乃至亞歐大陸所發生的重大地質事件,包括生物氣候環境變遷、新構造變動、人類文化的發展歷史等。

            為了探究青藏高原隆起對全球環境變化的影響,從1964年起,劉東生先后參加了希夏邦馬峰、珠穆朗瑪峰、托木爾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學考察,多次登上海拔6 000米以上的高峰。“在那種境界,人類可以領略‘一覽眾山小’的韻味,陶醉于對大自然壯麗景觀的暢想。只有被自然打動,才能不斷地有興趣去探尋自然的奧秘。”每每回憶起那些貼近自然的日子,劉東生總是很動情。

            1964年至今,劉東生還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與東亞環境演化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黃土高原研究結合起來,把地球固體巖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層圈的演化結合起來,開辟了地球科學一個新的研究領域。20世紀90年代以來,地球系統各圈層相互作用已成為國際學術界的研究熱點。

            20世紀80年代初期,劉東生帶領研究小組運用古地磁年齡測定、同位素分析等多種手段建立了完整的黃土沉積序列資料,并開始與深海沉積物序列對比,使中國黃土成為古氣候變化記錄的最重要檔案庫,由此拉開了將中國黃土納入研究全球環境演化框架的序幕。

            1991年,74歲的劉東生隨中國科考隊遠征南極,在南極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科學考察。5年后,快80歲的老人禁不住北極的誘惑,又遠征那里的斯瓦巴德島,并不畏險阻,登上一座冰川。他說,去兩極不是想創造什么紀錄,只是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什么東西都想親自看看。劉東生的腳步就是停不下來。2001年這位耄耋老人居然在南海科考船上度過了一個多月。家中客廳里那張他最喜歡的以布達拉宮為背景的照片,是他85歲去西藏考察時拍的,對他來說,青藏高原、中國黃土還有太多的故事。

            熟悉劉東生的人都聽他講過這樣一則典故:19世紀一位西方地質學家在他的中國之行后說,中國學者喜歡在窗明幾凈的書齋中吟詩作畫,不喜歡跋山涉水到野外觀察大自然,若干年后其他科學領域或可發展,唯有地質學不可能有多大進展。劉東生偏要證明,中國學者不僅懂風花雪月,更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受劉院士影響最深的是搞古生物研究的老伴,她回憶說:“我們夫婦倆的青春都獻給了野外考察。攀高崖、越鴻溝、睡野外、忍饑餓……都是家常便飯。年輕的時候,家里常常連續好幾個月都大門緊閉。”

            2002年,有“環境科學諾貝爾獎”之稱的“泰勒環境獎”授予了劉東生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華萊士·布洛克。兩人都致力于研究全球環境變化,劉東生研讀的是中國黃土,布洛克的“書”是深海沉積物。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在半個多世紀對中國黃土的研究中,劉東生揭示了百萬年前地球古氣候、古生態變遷的歷史,使中國站在了國際地球自然研究的最前沿。

            B.劉東生一生都在為地球環境變化進行科學研究,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南極、北極冰川、南海等地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跡。

            C.劉東生及其帶領的科研小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了完整的中國黃土沉積序列資料,使中國黃土成為研究全球環境演化的重要資料和依據。

            D.劉東生不僅能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還懂得風花雪月,他卓越的科研成果和他在世界高峰上“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A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項,“使中國站在了國際地球自然研究的最前沿”于文無據。]

            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20世紀50年代,在對黃土高原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實驗分析后,劉東生提出了“新風成說”理論,它比“水成說”理論更能解釋黃土高原的成因。

            B.1958年,劉東生根據黃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點,建立了環境變化的多旋回理論,徹底否定了經典的第四紀四次冰期理論。[來源:學|科|網Z|X|X|K]

            C.劉東生認為,研究黃土以及其中豐富的生物遺跡,不僅能夠揭示古氣候信息,而且還能了解200多萬年來黃土高原地區乃至歐亞大陸所發生的重大地質事件。

            D.劉東生結合對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研究,把地球固體巖石圈的演化和地球表層圈的演化相結合,使地球系統各圈層相互作用的研究成為國際學術界的研究熱點。

            E.劉東生在黃土研究、第四紀冰期理論、青藏高原隆起與東亞環境深化研究、南北極考察等科研領域中取得了大量成果,有力地推進了全球環境科學研究。

            CE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項,原文只是說他提出了“新風成說”理論,并未對兩種理論進行比較;且文中說的是黃土的成因,而非黃土高原的成因。B項,劉東生并沒有否定第四紀四次冰川理論,只是認為第四紀氣候的冷暖交替遠不止四次。D項,劉東生只是開辟了地球科學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并沒有使該研究成為國際學術界的熱點。]

            (2017·廣州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

            超級演講家霍金

            霍金的演講之路建立在過去數十年對理論物理學的卓越貢獻上。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譽為是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在聲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時,他開始思考,科學應該是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學成果只在業內存在震撼,卻無法在大眾中普及,那這些研究成果還有什么偉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寫書和參加學術研討會,他開始了在世界范圍內作為“超級演講家”的歷程。

            1987年10月,英國的伯明翰召開運動神經細胞協會會議,霍金受邀進行了一場演講,題目是《我的病歷》。霍金從自己的童年開始講起,從那些“笨手笨腳”的先兆,一直講到21歲被確診患有運動神經細胞病。他表示,面對隨時都會到來的死亡威脅,那種感覺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進行科學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發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4月,他在加利福尼亞大學進行了一場題為《黑洞和嬰兒宇宙》的演講。霍金指出,大多數人會認為進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個時空區域,于是就出現了時空旅行的巨大可能。然而他提醒人們,不要渴望進入黑洞,如果人類跳入黑洞,瞬間就會被撕得粉碎,連構成身體的粒子也不能避免。隨后,“被撕得粉碎的人”就會通過嬰兒宇宙,經過另一個黑洞被發射出來,重現于另一個區域。這次演講吸引了眾多對宇宙存在好奇的聽眾,霍金總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論通過綺麗的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述出來。

            霍金試圖通過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國及美國發表演說,1989年10月,他還來到西班牙的奧維多,此次的演講題目是《公眾的科學觀》。霍金認為,社會對科學研究的態度大都漠不關心,對于科研成果為公眾生活帶來的改變,公眾也是冷眼相待。現在的首要問題就是讓科學在大眾中普及,讓大眾能夠對溫室效應、酸雨、遺傳工程甚至核武器的發展等問題有一個較為科學的看法。中學的科學教育制度需要改善,要拓寬科學傳播的途徑,如電視節目,在娛樂的同時注重教育意義,讓觀眾明白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霍金還把他的思想傳播到了對他來說非常遙遠的國度——中國。2006年6月17日,霍金以病殘之軀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抵達北京。這是繼1985年、2002年兩次訪華后,他第三次踏上中國的土地。6月18日,他面對中國的6 300多名聽眾演講他的《宇宙的起源》,他圍繞“我們為何在此,又是從何而來?”的問題展開,宇宙是否會繼續膨脹?會不會在某一個時點最終坍塌?這些都是充滿神秘感的東西,在足球世界杯盡情演繹的夏日里,霍金掀起了又一輪科學的熱潮。

            霍金的演講充滿了科學的正能量,他的演講實錄被印刷成各類讀物銷往世界,演講的視頻被制作成各類紀錄片暢播全球。霍金就這樣在宇宙的星際當中影響著我們,像一顆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輝。

            (摘編自榮楚歐《霍金傳》,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在演講時,靠電腦合成發音是一項艱辛的工作,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通常要準備10天,但這并沒有削弱霍金同大眾交流的愿望。在他看來,向大眾揭示宇宙的神奇和宇宙學研究所反映出的哲學和科學思想,這是學者的本分。

            (蔡肖兵《生命還在希望就在》)

            ②在中國,霍金走近公眾所引起的轟動有目共睹。2002年他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的那次演講,會場座無虛席,這說明一個事實:霍金正在用他非凡的個人魅力,吸引大眾走近科學。丘成桐先生如此評價:“激發公眾對科學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大科學家應當帶頭做科普。”

            (2006年6月22日《光明日報》《霍金:一個巨大的科學磁場》)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   )(3分)

            A.霍金在宇宙論和黑洞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在當代理論物理學界的地位,也成為他日后演講成功的堅實基礎。

            B.霍金并不滿足于只在科學界擁有聲望,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為世人所熟知,從而開始了為大眾普及科學的演講家歷程。

            C.在《黑洞和嬰兒宇宙》的演講中,霍金談到了人類能否進入黑洞實現時空旅行的問題,巧妙地為大眾解釋了枯燥的黑洞理論。

            D.霍金試圖通過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他的演講沒有只局限在英國和美國,他曾經前后三次來到中國訪問。

            B [B項,對應原文“若是一些科學成果只在業內存在震撼,卻無法在大眾中普及,那這些研究成果還有什么偉大可言呢?”可知,他演講的目的是想讓科學在大眾中普及,而非“不滿足于只在科學界擁有聲望”。曲解文意。]

            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霍金21歲時面對死亡的威脅,仍投身科學研究,自強不息,掌控自己的命運,體現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B.大科學家霍金沒有只是埋頭于書齋和學術研討會,他將主要精力都放在演講事業中,帶頭做科普,值得其他科研工作者學習借鑒。

            C.霍金的演講既有對遙遠宇宙的探討,但主要是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他不僅是一個研究宇宙的科學家,更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思考者。

            D.本文側重對霍金演講內容的介紹,對其科研經歷敘述不多,但讀者仍能從中了解到霍金是如何成長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和超級演講家的。

            E.霍金在名為《公眾的科學觀》的演講中認為,當下的首要問題是讓科學在大眾中普及,對此我們可以從改善中學的科學教育制度、拓寬科普渠道入手。

            AE [B項,對應原文可知,“他將主要精力都放在演講事業中”,于文無據。C項,對應原文“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現在的首要問題就是讓科學在大眾中普及”可知,“主要是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理解錯誤。“更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思考者” 于文無據。D項,對應原文可知,文章側重講其演講,讀者無法從文章中了解到霍金是如何成長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的。]

            二、綜合練

            (2018·廣東模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5題。(12分)

            醫者朱軍

            1984年大學畢業,朱軍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1990年就晉升為主治醫生。在事業上不滿足的朱軍開始尋思:再往下發展,要么讀研究生讀博士,要么出國深造。他選擇了出國。第一次走出國門,他的第一感覺就是自卑。他就讀的以色列哈達薩醫學院是中東最大的醫學中心,水平跟歐美齊平。跟以色列這樣的小國家比,我們的醫療科技水平差距太大了。他下決心要把自卑變為自信。“別人都不上班的時候,我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在實驗室。有時候這是精神上的折磨,但何嘗不是對人的磨煉。”

            三年的留學生活,讓朱軍開了眼界。他掌握了一些知識后,自信心也增強了。回國一年后,朱軍轉業到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開始拓展新的事業。在這里,朱軍帶領的北大腫瘤醫院淋巴瘤科躍居國家領先地位。

            美國詩人惠特曼曾說:“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他看見的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也就成了他的一部分。”朱軍從醫,看見的“最初的東西”是什么呢?

            1979年,他毅然報考了第三軍醫大學。那時候,軍醫是令人尊敬的職業。至今,他還為自己的職業選擇感到高興。“我喜歡這個職業,因為我的工作是在不斷地幫別人減輕痛苦,幫別人減輕心理壓力,從而也實現了我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主動選擇學醫的人似乎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了“醫生的后代不學醫”的現象。對此,朱軍持樂觀而謹慎的態度。他認為,在現代社會中,醫學教育是必需品,醫生這種職業應該處于受人尊敬的地位,只要人類存在,這一點便不會改變。一定會有優秀的人來接班,把醫學的精華傳承下去。

            不可否認,醫學教育也面臨壓力和挑戰。現在有的醫生天天抱怨患者“怎么不喜歡我們了,怎么污蔑我們了”,對此,朱軍很不以為然,他感慨地說:“現在醫生為什么沒有得到應有的尊敬,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自身還有問題,需要自我調整,改變高高在上的心態,在為病人服務的過程中贏得社會的尊敬。醫院里一直都有好大夫、差大夫,但是目前的社會氛圍,可能會慣壞一部分大夫,讓他們養成一些毛病。”他認為,現代醫學教育,首先就是要給準備從醫的人補上人文這一課。

            下醫治病,上醫治心。在朱軍看來,無論腫瘤還是其他疾病的產生,都不是受哪一個單獨因素影響的。“現代社會壓力大,要有好的身體,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理念,重要的是要心安。讓病人心安,考驗的是醫生的心胸和情懷。”

            在同事眼中,朱軍最讓人感動的是他有慈悲之心。他曾說,慈悲心是與醫術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東西。他很細心,無論對小孩、老人還是別的患者,都很注意他們接受治療時的感受,并希望用自己的言語舉止去撫平他們內心的焦慮和痛苦。

            “患者是來找我們看病的,不是來結仇的。他長得丑還是美,有錢還是沒錢,都是病人。他來看病,我們就給他服務。”朱軍也希望科里的醫生都能夠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患者,給每一個生命送去可觸及的、活潑的希望。

            (摘編自楊桂青《朱軍:悲憫之心待病患》)

            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的醫療科技水平遠遠低于以色列這樣的小國,這讓第一次走出國門的朱軍感到自卑,但他并沒有因此而自棄。

            B.三年的海外留學生活讓朱軍受益匪淺,回國一年后他轉業到北大腫瘤醫院,在這里,他帶出了一個處于國家領先水平的醫療團隊。

            C.第三軍醫大學是朱軍看見的“最初的東西”,他毅然報考這所學校,成為一名醫生,借此實現了他的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

            D.醫生的后代不學醫,主動選擇學醫的人似乎越來越少,其中原因比較復雜,這些引發了朱軍對現代社會醫學教育的思考。

            C [C項,對“最初的東西”的理解有誤。]

            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當上主治醫生后,朱軍選擇出國深造,為改變祖國醫療科技落后的局面,他勤奮學習,表現出積極進取和勇于擔當的精神。

            B.朱軍成為優秀醫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具有正確的價值觀,自覺地以“不斷地幫別人減輕痛苦,幫別人減輕心理壓力”為己任。

            C.在朱軍看來,醫患糾紛出現的原因,有不少來自醫生自身的缺點,有些醫生天天報怨患者不滿意、不喜歡自己,對患者缺乏人文關懷。

            D.朱軍是一個有心胸和情懷的醫生,他認為慈悲心比醫術更重要,他細心觀察患者,理解患者,通過自己的言行讓患者心安。

            E.朱軍堅持服務患者的宗旨,無論患者是何種身份,他和他的團隊都友善公平地對待,并給每個患者“送去可觸及的、活潑的希望”。

            CE [C項,“在朱軍看來,醫患糾紛出現的原因”的表述不合文意;E項,“他和他的團隊都”的表述不合文意。]

            5.對現代社會醫學教育,朱軍所持態度為何是“樂觀而謹慎”的?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樂觀:醫學教育始終是現代社會的必需品,社會的發展將鼓勵優秀人才選擇這個職業,醫學的精華必將傳承下去。(2分)

            謹慎:現代社會醫學教育面臨壓力和挑戰,目前的社會氛圍有待改變,某些醫生的心態還需要調整。(2分)

          [標簽:高考復習 高考資訊]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 暖暖日本中文视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在线看福利中文影院|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视频|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