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專業設置如何握好“權”
2018-01-30 11:14:52中國科學報
“電競”“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款客及博彩管理”近年這些新增的大學專業哪個更吸引學生的眼球?而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有條件的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立無人機相關專業”,使得媒體競相報道——繼電競等專業后,無人機專業要“火”了。
無論是工信部鼓勵這一專業設置,還是一些“新鮮”專業的出現,無疑都是根據當下社會發展需求應運而生。然而,這也開始引發人們的思考,目前我國高校專業設置機制究竟是怎樣的?現行專業設置機制又存在哪些弊端?
設置放權高校 政府調控管理
“目前我國本科專業設置的機制大致上是由政府根據國家經濟社會運行與發展需要,制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以下簡稱《專業目錄》),高校根據社會需求、發展定位以及專業設置的基礎、能力與條件,參照《專業目錄》設置相關專業。”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閻光才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道。但是,如果有社會所急需或特需的人才需求,高?梢越涍^審慎地考慮并結合自身條件申辦目錄外的專業,因而目錄并非完全剛性的,它賦予高校一定的自主靈活設置空間。
由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也對高校專業設置自主權作了進一步擴大,但為保證其規范化,《規定》中對于高校專業自主設置、調整還是提出了嚴格的申報、審批路徑。因此,在高校成為專業設置主體的同時,政府也要向著規范、監督者的角色轉變。
“現在學校擁有更大的自主權,而政府更多的是起調控作用。”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別敦榮說。
在別敦榮看來,高校的專業設置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根據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來設置。高校對院校自身的情況比較了解,要有效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政府應當發揮適當的調控作用。另外,在資源配置問題上,政府應當更合理地配置高等教育資源,促進高校專業結構的合理建構。
設置過于剛性 管理有待完善
一直以來,我國高校的專業設置趨于穩定,但是,如今的高校專業設置機制是否能夠靈活地應對社會發展、滿足社會需求呢?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要求。其中,高校專業設置作為高等教育的基石,發現解決其機制中的問題自然尤為重要。而專業設置必然離不開制定的規范《專業目錄》。
在閻光才看來,《專業目錄》是維護專業設置規范化,進而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必要手段。但是過于強調規范化的管理,又會在一定程度上約束高校根據社會需求開展專業調整的靈活性,這的確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規劃發展處處長楊頡表示贊同。“我們國家學科專業目錄是剛性的目錄。學校即便有一部分設置權,但是設置的把控很嚴。因此,面對一些社會需求,學科方向上無法做到及時調整或者調整很困難,這就使得面向社會需求進行調整相對滯后。”
除此之外,對于專業設置權利的管理與使用也存在著問題。
在人工智能崛起的今天,其相關專業自然成為發展的重點,這不禁讓人想到經濟、金融相關專業人氣高,一窩蜂涌現的時期。“高校盲目一窩蜂地設置專業,不考慮自身的辦學條件和定位,導致專業結構失衡等,是高校自主專業設置權利使用不當和政府監管調控不完善帶來的問題。”21世紀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
那么,以上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
促進“新陳代謝” 健全設置機制
根據現行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我國的《專業目錄》十年修訂一次,基本專業五年調整一次。
“這種由政府主導的周期性調整剛性專業目錄制度無法完全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當學校對應社會需求新方向來設置專業時,就會被剛性目錄捆綁住手腳。而當政府呼吁建設某個新學科時,被壓抑已久的需求就會集中爆發,產生爭先恐后的現象。因此,專業目錄應逐漸向著統計性目錄轉變。”楊劼說。
據楊頡介紹,在美國,其專業設置目錄為統計性目錄,相關部門對各個學校設置的專業方向進行統計,供其他學校參考;并且會根據社會需要及時開設新的專業。比如,斯坦福大學允許學生提出或設計專業,學校的教務部門審核后就可以辦起來,有人報名這門專業就會開設下去。“靈敏、快速地迎合社會需求,加之學生的參與,使得他們的學科更新很快,專業設置形成了與社會、學生需求相對接的一種新陳代謝。”
在楊頡看來,專業設置自主權的下放會更加快速、靈敏地反映社會需求,“雖然就我們目前情況來講,剛性目錄也有它的好處,但是這并不阻礙其他的嘗試和模仿”。
而對于學校、政府對于權力的把握和管理的問題,熊丙奇表示,首先學校自身應利用好政府下放的專業設置自主權。
“國家在進一步落實和擴大學校的專業設置權,學校應該建立起現代治理結構,尤其是成立獨立的學術委員會和教授委員會。由委員會論證學校該設置哪些專業、如何保證專業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建立起符合院校自身條件、特色鮮明的專業。”熊丙奇說。
在熊丙奇看來,政府應該在學校專業建設中進行相關的引導和政策扶持。“政府要轉變教育管理職能,改變直接管理學校的單一方式,綜合應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
對此,別敦榮也認為,政府在保證高校專業設置自主權與靈活性的同時,應更好地發揮宏觀調控作用。“政府掌握著更加全面的宏觀信息,又掌握了資源的配置權,因此,應當給予學校有效而適切的指導,為學?茖W地設置和調整專業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保障高校辦學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