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臺深化高考改革試點意見
2017-11-30 13:46:57中國青年報
本報杭州11月2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董碧水)歷經三年試點,浙江對高考機制再作調整。記者今天從浙江省教育廳獲悉,浙江省人民政府于近日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浙江高考選考安排、報考規定和選考機制作出調整,同時建立選考人數保障機制。
《意見》規定,從2017級高中學生起,浙江學考與選考實行分卷考試,考試安排在每年1月、6月舉行。學生高一第一學期不得參加學考,高一第二學期參加學考的科目不多于3門;各科目學考須于高三第一學期結束前完成,每科1次機會,不合格可繼續報考。
進入高三后,學生參加選考科目考試,相應科目學考合格方能報考該科目的選考。外語首次考試“一考兩用”,成績既用于學業水平等級又用于高考。2015級、2016級高中學生學考選考辦法保持不變。
為確保學生專業學習基礎與國家人才培養需要相適應,此次調整,浙江還建立了選考科目保障機制。當某些科目選考人數少于保障數量時,以保障數量為基數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
據悉,保障數量將按國家相關學科人才培養需求確定,其中物理科目保障數量按高校授理學、工學學位專業2013~2017年在浙江高考錄取的平均人數確定為6.5萬。
據介紹,當其他科目出現類似情況時,也將參照、建立相關保障機制,而保障機制也將適用于各年級段學生。
鑒于2016級學生基本尚未確定選考科目,絕大部分未參加選考科目考試,同時從2019年招生起,高校將結合培養目標要求,優化相關專業選考科目設置。《意見》指出,將允許2016級學生有一次重新選擇學考和選考科目的機會。已確定選考科目并參加了考試的2015級學生保持不變。
據悉,按照國家專業人才培養標準,推進高校科學選拔學生,浙江還將組織專家制定本科高校專業選考科目指引。從2019年高考招生起,全省高校要參照指引,結合培養目標要求,科學合理設置相關專業的選考科目。
作為全國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之一,浙江從2014年起承擔先行先試、探索經驗的任務,并率先在考試招生模式上進行了改革:實行了考試不再分文理、實行統一高考與高中學考、必考與選考相結合;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學校”志愿,按專業平行投檔等。
據了解,此次浙江高考改革是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次高考改革。
浙江省教育廳稱,經過3年試點,浙江已完成階段性目標,2014級高中學生首次完成新高考。在此過程中,直面了長期阻礙素質教育的老大難問題,以綜合評價克服唯分數論弊端,以學考納入高考、提供多次機會嘗試改變“一考定終身”狀況,以擴大選擇釋放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學習動力。
但同時,浙江的高考改革也被質疑“考試次數過多,增加學生負擔”,也面臨選考科目報考人數不均等問題。
為更好地統籌國家需要、高校要求、中學教學和學生素質發展等多方面因素,更好地協調改革目標和推進步驟的關系,浙江將進一步推動高考改革向縱深發展。
據介紹,此次出臺《意見》,浙江通過線上線下問卷調查、召開各類座談會等方式,廣泛地征集了教師、學生和家長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并“組織專家認真評估、分析、論證,將這些意見建議最大程度的吸納體現在《意見》中,對高考綜合改革進行優化”。
據了解,有數千名教師、學生和人大代表參與了線下調查,參與網上問卷調查的則超過2.3萬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2017年11月30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