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區內高校初次就業率出爐 教育數據有冷有熱
2017-09-13 11:51:43南寧晚報
日前,伴隨著《2017屆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出爐,教育學科以及相關專業的就業前景成為關注點。在這份報告中,本科教育學科的初次就業率達到了93.01%,位列就業排名第二,但教育學專業的就業率卻在末位。數據上的冷熱變化該如何看待,才能更好地為擇業提供幫助?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教育類好就業,并非都是“香餑餑”
日前,教育廳發布《2017屆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下稱報告),以今年7月底前的抽樣數據為樣本,從學科、專業、行業等不同的角度,對廣西高效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進行了分析。
今年,廣西2017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總人數達到了20萬人,較2016年同期就業人數增加了2萬人。從學科來看,教育學科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了93.01%,位列就業排名第二。
教育學科初次就業率高,但并非各個專業都是“香餑餑”。從專業上看,專科的小學教育專業初次就業率達到了99.56%,位列專科就業率排名第二;但本科的教育學專業初次就業率75.91%,位列本科專業就業率末位;專科的語文教育初次就業率87.24%,位列專科專業初次就業率倒數第五。
與此同時,該報告另一項數據表明,教育行業的就業需求量大。從本專科畢業生在不同行業的初次就業情況上看,教育行業位列本科學生初次就業人數第五,為10.51%;教育行業位列專科學生初次就業人數第四,達到了7.14%。
教育學出路在變,選好方向也是“潛力股”
記者從教育部陽光高考網站查詢了解到,目前,開設有教育學專業的本科院校有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范學院、玉林師范學院、欽州學院等。其中,廣西師范學院的教育學專業介紹上顯示,其為廣西高校的優質專業。
在廣西師范學院,教育學專業的就業率達到了90%以上。然而,對于報告中的初次就業率位列末尾,廣西師范學院教育學院院長李強并不意外。他說,過去,教育學專業的主要培養方向是中等師范學校的教育學、心理學老師。但伴隨著中等師范學校取消,其就業方向也發生了改變。
李強介紹,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等重點大學曾經停招該專業,但在停招后,學校發現因缺少本科階段的教育學科基本知識,碩士、博士點的生源質量下降。至此,這些學校又恢復了教育學本科專業的招生。
在李強看來,教育學并非弱勢專業。相比起漢語言文學、英語等師范專業,學生的學科知識性雖然較弱,但教育基本理論扎實,經過幾年學科教學內容的適應后,其發展潛力更大。“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如何將知識更好地傳輸給像一張白紙一樣的孩子們,這是教育教學技巧的問題,而對于教育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則是他們的強項。”李強說。
目前,在廣西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教育學專業更趨向精英化教育,招生規模一直保持在40人左右。學生的培養確定兩大方向:一是從就業考慮,培養能從事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心理輔導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則是從升學考慮,培養研究型、學術型人才,為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研究生教育輸送合格生源。
專科專業一冷一熱,全科型人才更受青睞
專科的小學教育專業初次就業率達到了99.56%,位列專科就業率排名第二;專科的語文教育初次就業率87.24%,位列專科專業初次就業率倒數第五。兩個專業就業方向都是小學,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冷熱差別?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招生就業處副主任盧曦介紹,該校語文教育的初次就業率達到了98.13%。但從全區的數據分析,小學在招聘教師時,更青睞于能教授書本課程的全科型人才,因此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在應聘時也更有優勢。
盧曦認為,在全面放開二孩的背景下,社會對教育服務行業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更多非師范專業的畢業生進入教育行業就業,要求師范類專業畢業生需具有更扎實的專業基礎,才能在求職時把握機會。
什么樣的師范生最受歡迎?盧曦覺得,具備較高師范類專業技能,并且通過教師資格考試的畢業生最受用人單位青睞。(本報記者 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