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蕙青司長:加大實施力度 推進“陽光工程”制度化
2017-05-24 19:57:00高考幫
本網訊:2006年6月26日,教育部召開第15次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學生司司長林蕙青出席并詳細介紹了高校招生錄取實施“陽光工程”的相關情況,并在講話中指出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實施的力度,推進“陽光工程”的制度化,力求取得更大實效,切實維護好高校招生錄取的良好秩序和聲譽。為保證“陽光工程”的順利實施,切實維護廣大考生的利益,林司長強調: 第一、大力推進招生信息公開的制度化。在去年實施招生信息公開“六公開”的基礎上,今年教育部信息公開的措施可以說是更加明晰,更加剛性化,更加落實,走向更加完善的制度化建設。體現在教育部今年高校招生信息公開的基本原則、責任主體的權利和責任,信息公開的項目、內容、渠道、方式、程序、時間等,教育部都做了一一的明確和細化。比如說,“公開”教育部要求所有的招生政策,要向公眾公開。比如“公布”,所有的有資格招生的學校要求全部要向社會公布。所謂的“公示”教育部要求所有享受加分政策考試考生的名單要向社會公示等,而且實行分級負責制。比如教育部教育部對具備“保送生資格,藝術特長生資格、高水平運動員資格、自主選拔、錄取資格”有這四類資格考生的名單,在教育部的網上全部實行公示,一共有3萬多考生。教育部實行公示之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接到任何舉報。同時教育部也要求地方招辦、大學、中學也要分級公示相關考生的名單來接受社會的廣泛監督。 二、嚴肅招生紀律。堅決杜絕權學交易、錢學交易。教育部發文重申招生人員嚴格執行的規定。自覺接受紀檢監查部門和社會的監督,在程序上教育部要求高校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高校一定要實行集體意識制度,防止個人說了算,防止暗箱操作。再有就是監督渠道要保證監督渠道暢通。教育部教育部各省級招辦和高校都向社會公布了舉報電話。對于違反招生工作規定的要嚴格執行招生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對于嚴重違規行為,一經查實,主管領導要立即停職,并且按照教育部關于招生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辦法進行嚴肅查處。 三、出臺新舉措,進一步積極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今年教育部要求各地都要參照天津、上海等地的做法,積極探索利用仲裁等方式來解決高校招生工作當中出現各種新的爭議。確保有關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切實維護考生及相關方面的合法權益,再有教育部要求按照就近、及時、便捷的原則,將咨詢、信訪工作區、縣移動,努力在區縣設立考生信訪服務站,進一步延伸高校招生“陽光工程”的功能,開通網上的信訪通道,搭建起能夠跨時空、無障礙的交流和溝通的平臺。 四、大力優化考生招生考試服務,今年教育部進一步完善了教育部各省市、縣三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等學校多位一體、立體式網上咨詢,為考生答疑解惑,這項工作,教育部的網站教育部已經集中在三個時段向社會開展了這方面的咨詢工作,一個是5月中旬,6月上旬和6月下旬,這項工作目前已經有1500多所高校,在這個平臺上接受咨詢,最近因為咨詢的考生量,問答量依然非常火爆,所以教育部決定把這個咨詢時間延期三天,一直到7月初。 再有教育部要求高校增派招生專家送咨詢到中學,為考生提供零距離更加直接有效的咨詢服務。還有采取多種措施,優化高考志愿填報的方式,比如多批次、多時段填寫平行志愿,以及沒有完成計劃進行多次公開征集志愿等等方式,為考生提供多次有針對性的志愿填報的方式、機會,進一步提高高考制度的滿意率,降低高中考生的落榜率。 再有教育部要積極協調和解決殘障等有特殊困難的考生的考試和錄取問題。 五、對違規違法招生實行更加嚴格的管理,更加嚴厲的打擊。今年教育部治理的重點是體制外和計劃外的招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這樣幾項:一個就是對違規招生一律不予學歷證書注冊的政策,這個違規既包括了體制外,通過中介進行錄取的考生,也包括體制內,超計劃、計劃外的考生,針對他們一律不頒發學歷證書,即電子注冊。這項政策是明確的、剛性的。 再有教育部實行全口徑計劃網上時時檢測和管理,也有的考生家長擔心會不會超計劃,超計劃這一部分成為招生工作的漏洞,今年教育部實行新的管理模式,所有的計劃,包括調劑計劃,全部在網上接受監測和管理,確保教育部計劃工作的規范和執行的嚴肅性,同時也堵塞可能在這個環節上出現的漏洞。還有今年教育部要進一步嚴格規范特殊類型的招生政策,出臺了更加嚴格的政策。比如按說,凡是加分的二級運動員,都要實行“統測”。前一段大家在媒體上看到,湖南在這方面的工作是有一定力度的,杜絕了一些資格不實的、弄虛作假的考生享受這樣的政策。 對于高職藝術類專業,均必須按照招生來源計劃,同時使用省級專業的統測,或者統考的成績。還有針對保送生,盡管保送生的不需要參加考試,但是錄取的學校要進行學校的統一測試。防止弄虛作假,防止資格不實情況的發生。 再有公安機關已經做好了嚴密的部署,組織了精干的力量對非法中介的,現行詐騙案件,明確提高要求快攻快破,依法嚴厲打擊和查處。 最后,教育部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要充分了解高招的相關政策和規定,謹防中介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