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天地 大有作為
2017-05-23 15:14:12新浪教育
高考志愿的選擇,牽動著每一位考生和家長的心,選擇哪個大學、什么專業,意味著孩子會有不同的人生軌跡,今天我們將介紹首都醫科大學的護理專業,希望能夠幫助家長和考生做出合理的判斷、正確的抉擇。
提到護理專業,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漂亮的小護士,面帶微笑地為患者打針、輸液、測血壓?還是繁忙、辛苦滿病房忙碌?是的,基礎護理工作和執行醫囑是護理工作的一部分,社會上也存在對護理工作的某些偏見和誤解。但護理學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勢頭,全球發達國家對護理人員采取分級使用,不同學歷、不同專科、不同級別的護士的工作內容具有明確的分工。例如,在美國的高級開業護士具有獨立的處方權。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需求的變化,我國護理專業的內涵和外延,也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一起來刷新護理觀吧。
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和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戰略地位。隨著對慢病管理和疾病預防關注度的不斷提高,構建適應城鄉居民健康需求、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健康服務向健康管理轉變成為基本健康戰略。護理專業以人的健康為核心,通過健康管理、心理支持、密切觀察病情、能動地執行治療方案,為各年齡段的健康人和病人提供維護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和減輕病痛的護理服務。你知道嗎?上述健康中國的目標中絕大部分都是護理的實踐內容。護理的理念將從“以病人為中心”向“以人類健康為中心”轉變,護理服務的模式從配合醫生完成診療任務、落實醫囑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本、以為患者提供身心整體護理需求為方向,更加注重人文關懷,更加注重專業內涵的拓展。“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中正在醞釀和生成“大護理”的觀念。一支數量充足、能夠勝任不同健康服務崗位、提供高質量、高水平健康服務工作的護理隊伍,將在促進人類健康的事業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未來的健康產業中,護理將大有作為。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推進的過程中,護理也在逐步從醫院、醫療機構向社區、家庭拓展,服務的內容也從疾病的臨床治療護理向慢病管理、康復促進和安寧療護等各方面延伸,護理工作在更加貼近臨床、貼近患者、貼近社會同時,也必將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決定權。《護士法》將逐漸健全,護士的合法權益和專業發展將進一步得到法律的保障,通過立法授予護士獨立執業的權利,并爭取靈活的護士處方權,進一步提高護理專業人員專業化水平。護理專業學生的發展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從高職、本科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成為護理的精英,在護理實踐、護理教育、護理科研的廣闊天地中自由馳騁。
在人口老齡化和“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護理專業已經在積極探索應用可穿戴設備和移動健康技術,提升健康管理和老人照護的效益和質量,提高科研水平,為北京市建立科技創新中心戰略貢獻力量。在不久的將來,護士門將在大數據的海洋中,利用護理信息學的智慧,更便捷更高效地為人類健康服務。未來的某一天,到家中做健康評估的不再是醫生帶著護士,而是護士帶著機器人。想想看,是不是很炫酷?
近年來,不僅臨床醫院,還有新興的健康相關產業,都對護理專業人才情有獨鐘,如健康咨詢、營養保健、養老產業等等。醫生的多點執業,更助推了護士成為醫院的主人和管理者。若干年后,我們的護理畢業生或會成為某個護理領域的專家,帶領著團隊,為患者提供專業化的健康咨詢;或是成為一名助產士,經她雙手讓成百上千的寶寶順利降生,健康成長;或是某家醫院的執行院長,負責醫院的管理和運營;或者是某養老產業的CEO,帶領相關專業人員,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
因此,護理專業就業率高,發展機會多,而且國際護理人才短缺,畢業生出國繼續深造或者就業的機會也很多。選擇護理就對啦,那為什么要選擇首醫護理學院呢?給您幾個理由:
系出名門,歷史悠久。首醫護理學院(前身)1961年建立,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所高等護理教育院校,由我國首位南丁格爾獎獲得者王琇瑛先生領銜。王琇瑛先生是我國第一位護理碩士(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曾任全國婦聯副主席。我校第一屆畢業生曾熙媛,曾是毛主席的保健護士。
女神院長,理念先進。現任院長吳瑛教授,博士生導師、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護理學院名譽教授,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學生心目中的偶像,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最多的護理專家;率先提出護理專業本科核心勝任力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先后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二等獎;中華護理學代會科技三等獎,并建成了國際一流的仿真教學中心,高度仿真醫院的ICU、婦科、兒科等醫療環境,學生身臨其境,教學條件優越。同時首醫有31家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臨床教學資源豐富,全國第一。
獨特教學,妙趣橫生。學院實施情景模擬教學和PBL教學,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活潑有趣的課堂教學大大鍛煉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學院還開設特色課程,如關懷技巧、營養與烹飪、治療與修養環境等。我院與國際多家著名護理學院(如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護理、美國匹茲堡大學護理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院)開展交流與合作,是北京市“外培計劃”和“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計劃”的試點專業,北京市政府出資,資助學生在美國學習一年,并互認學分,這將大大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
學生精英,遍布京城。首醫既不是211,也不是985高校,但在多個社會評價機構的排名中,首醫的護理專業在全國近200個護理院校排名中穩居前10。首醫的畢業生不僅在我校附屬醫院供不應求,在北醫、協和系統的醫院中也備受青睞,畢業生到三甲醫院的就業率穩居在90%以上。首醫護理學院近5年為國家培養的二千余名護理本專科優秀畢業生,在北京乃至全國的護理崗位上,奉獻者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知識和技能,他們牢固的專業思想,嫻熟的護理技能和人文情懷,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和好評。到目前為止,畢業生中1人獲南丁格爾獎,5人獲首都“十大白衣天使”,1人獲得“北京市優秀護士”。
眾里尋他千百度,首醫正在燈火闌珊處。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在首醫等你。
撰稿魏京云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