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年實施高考改革 外語將可以考兩次
2016-11-02 11:43:25新華網吉林
10月10日,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吉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已經公布, 2018年實施高考綜合改革。考試內容上將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高考統考科目繼續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
“新高考”將如何落地?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怎么考?有沒有變化?學校怎么“動”?這些話題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關注焦點。
吉林省高考怎么改?
2018年秋季啟動 調整科目和分值
調整高考招生考試科目和分值。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當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考生高考成績由國家統一考試科目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國家統一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科,單科滿分150分,不分文理。外語提供2次考試機會,學生選取1次較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為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學生自主選擇3科作為等級性選考科目。選考科目按等級賦分,單科滿分100分。等級性選考每年組織1次,高中生在校期間只參加1次等級性考試,逐步探索為學生增加等級性考試機會的辦法與措施。
實行多元錄取機制。2018年起,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研究提出對考生至多不超過3門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要求以及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學生只要1門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符合要求即可報考。逐步實行基于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考生自主確定選考科目、高等學校確定專業選考科目及其他選拔條件需求、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配套改革1:2016年年底出臺吉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
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根據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教育考試規定,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考試。通過學業水平考試,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和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合格性考試設置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14個科目,考試范圍覆蓋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內容,考試成績合格是高中學生取得畢業資格的必要條件。其中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科目由省教育廳制定統一要求,各市(州)和梅河口市、公主嶺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等級性考試設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由學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自主選擇。考試范圍覆蓋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和選修內容,等級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2016年年底出臺吉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2018年秋季入學新生執行。
配套改革2:2021年起學生綜合素質納入高考錄取
規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方面。2016年年底出臺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由學校指導學生自我記錄與申報,學校建立學生真實、完整和規范的電子評價檔案,在全省統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數字化服務平臺公示。建立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細化機制,為高校招生錄取提供參考。2018年起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材料在高校自主招生、高職院校單獨招生中試用;2021年起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材料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使用。
改革有何影響?
增加學生選擇權助推辦學多樣化
據吉林省一位資深教育界人士介紹,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打破了以往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考試格局。“增加了學生選擇權,既充分尊重學生選擇考試類型、考試科目、考試時間、考試次數的權利,同時,也充分尊重高校選擇不同招生模式、選擇不同考試科目的主體地位。”這位資深教育界人士介紹,實施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后,將是發展高中階段多樣化辦學前所未有的好時機,目前全國上下“千校一面”的狀況或許將迎來新變化。學生生源好,定義為升學類型;還可以定義為特色類高中,或者藝術高中、科技類高中特色發展。
未來高職高專院校進行獨立的招生考試將成為趨勢,這也為更多的學生打通了升學的通道,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將不再把目光僅僅投向普通本科高校,而是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和學校。而這也將促使高中在辦學方面越來越重視特色定位。也能夠助推高校的學科發展和專業發展。
學校如何應對及施行?
高中教育“走課”將成教學常態
長春市十一高中校長朱杰介紹,高考科目從以前的3+文科綜合、3+理科綜合變成了3+3組合,文科、理科可以互相搭配,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文理不分科”將培養更多綜合型學生,儲備跨學科、具備解決綜合問題能力的“新型人才”。
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勢必要求高中教育教學觀念有一個較大轉變。那么,作為普通高中該如何面對高考制度改革?朱杰表示,高考改革將促進高中教育完成從過于偏重文理向全面打好文理基礎的轉變,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而不是回到以往所有學生都學同樣課程的老路上去。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引導學生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選擇三門符合自己興趣特長的學科,兼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和個性成長的需求。
“以后‘走課’將成為學校教學的常態,這對教師隊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朱杰說,這就要求提高教師應對新高考改革的能力,一是課程開發及實施能力,包括生涯規劃指導能力;二是分層有序走班后的新型班級管理能力。同時,教育行政部門還要在新老高考方案并存時,助力學校做好預判,以順利度過師資結構性矛盾期。(陳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