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志愿者為2016高考學子開一劑減壓良方
2016-05-16 11:28:53新快報
音效減壓,平時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了下來
廣州大學城廣大附中高三文科重點班的羅雨(化名)小心翼翼地推開學校舞蹈室的大門,看到學校舞蹈室的特別擺設:鮮花、瑜伽墊、寶石毯,還有大小各異的17個銅缽,將普通的舞蹈室營造成充滿喜馬拉雅風情的活動場所。
離高考還有40多天,羅雨更希望惜時如金,多看幾遍書,但學校老師卻在緊張的時刻,帶同學們來到這里。不少同學都帶著跟羅雨一樣的疑問,他們好奇地圍著地上擺放的銅缽細細打量時,活動的導師楊有華微笑著端起最大的一口銅缽,擊出一個低沉的音節,猶如綿長的梵音。聲音讓羅雨產生奇怪的感覺:“寧靜,想放松。”這天,楊有華的“任務”,便是希望通過特別的音效為高考學子減壓。
聽缽聲,學子去雜念舒緩壓力
前不久,一名高三女生患抑郁癥欲跳樓,她的爸媽卻說她在裝病;與此同時,某地一名剛考完高職自主招生考試的男生,更疑似不滿意考場發揮而輕生,在離去當天卻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我為這些年輕人感到可惜。年輕的我也曾是高考的一員,但時代發展飛快,帶來的社會壓力也越來越大,以致連學生也‘壓力山大’。其實,他們不應該被壓力困擾。”頌缽療愈師楊有華說。
今年高考前夕,楊有華成立了一支志愿隊,到廣東省內的部分高校,為學生帶去別開生面的“音效減壓課”,到廣州大學城廣大附中前,志愿者剛為湛江雷州二中的學生帶去了一次頌缽減壓。
楊有華沒有急于“上課”。而是在36名前來聽課的學生面前做起了兩個小實驗。他往銅制頌缽裝了大半缽清水,隨后一手托缽,一手持木棒圍繞銅缽轉動。伴隨振動的缽聲,缽內的水如噴水池般泛起水花,這便是可見的振動缽聲。
“在這個缽里裝上水,當我們敲擊或者轉磨的時候,水會因為銅缽的共振而呈現沸騰現象,我們人體是碳水化合物構成的,身體里至少70%是水分,因此會感受聲波的振動和影響,你可能會覺得雜念全無。”楊有華隨后解釋說。
隨后,他又邀請了一名學生連接腦電波測試儀,一開始,電腦屏幕上代表該學生焦慮、緊張、壓力等負面情緒的紅色波柱如“爆炸”般散開。隨著楊有華有序地敲擊頌缽,紅色波柱逐漸消失,被顯示平靜、輕松和喜悅的藍色波柱替代。
小紫(化名)在這群孩子中顯得尤為配合,她隨著導師“脈輪呼吸減壓法”的指示緩慢放開肢體,鼻子深吸氣調息,張嘴大口緩慢呼氣,把注意力與呼吸帶到自己感覺緊張而想要放松的地方。但就在這場音效減壓活動前,她還在為即將到來的高考焦慮不已。“平時在學校和家里,心情很壓抑,有幾次煩躁到不想寫作業了。”后來她嘗試著通過傾訴、旅行等方法調試自己的情感,盡管每次傾訴完,情緒都能平復一些,但很快,壓力又繼續來襲。
隨著“二模”過去,廣州校園里“高考倒計時”顯示的時間僅有20余天,考期越近,學生的心理壓力也升至最高。據了解,最近一個月來,廣州有醫院的精神心理咨詢科天天掛滿號,其中五成是12-18歲的臨考學生。
從2007年起,學校便在一模后對高三學生組織一次不同主題的減壓活動,以前,同學們試過團康訓練、越野競技和游戲,目的是幫助學生減壓。今年,廣大附中請來別開生面的“頌缽”,便是希望這種通過營造舒緩、愜意的體驗環境,能讓面臨中高考壓力的孩子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更好地確立方向與目標。
志愿者:減壓目的并非為了提高成績
臨近高考,不少志愿者團體向高三學子開展“減壓助考”。
在西安,一家中學引入音樂減壓,在心理咨詢師的指導下,學生和志愿者們圍成一圈,并將非洲金杯鼓,還有三角鐵、木魚、串鈴等各種小型擊打樂器用做減壓工具,參加者隨著音樂的節奏,隨意擺動肢體,漸漸融入音樂的氛圍,通過有節奏地敲擊樂器,盡情宣泄自己心中的情感。而廣州市衛計委設置在市腦科醫院的心理危機干預中心熱線020-81899120,更是安排專業心理咨詢師為“有壓力”的學子來電進行心理疏導。
俗話說“當局者迷”,事實上,活動除了帶去減壓方法,公益機構更希望通過減壓課讓學生們跳出高考的框架。“減輕思想負擔,就可以提高成績嗎?”有學生問。志愿者解釋:“減壓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提高高考的成績,而是讓人放松身體,確立人生的方向。成績,并非人生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