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志愿:家長應關注國家十三五規劃
2016-05-09 13:46:42搜狐教育
每年高考后,因志愿填報影響到升學的家庭不計其數,家長不了解高考志愿填報技巧和規則會讓孩子的分數大打折扣,而“熱門”遇冷、“冷門”變熱也讓很多家庭失落和苦惱。選擇專業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填報高考志愿都有哪些誤區?高考成績與院校錄取分數之間有哪些算法技巧?怎么填報志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這些家長內心擰成的“心結”年年揮之不去。對絕大對數家長來說,他們一直以為孩子讀大學只要考高分就行了,沒想到上大學還不僅僅是光考試。
家長陷入集體性盲目恐慌
家長不要“過多干預”
“在每年的錄取工作中,都會有一些考生遭遇‘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的遺憾。”文新學堂校長葉德文認為,正是盲目追求大學“排名”、專業選擇存在誤區、父母意見成主見等因素導致了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的“悲劇”,而如何繞開志愿填報的“誤區”和“雷區”顯得尤為重要。
談起“冤屈”,昨天“i文新在線”一名家長大倒苦水,“女兒成績挺好的,去年高考我們就想著讓孩子‘沖一沖’,把最向往的學校和專業填在A志愿,沒有接受專業調劑,沒想到孩子被退檔,這件事給我們全家的打擊很大。”
對此,文新學堂的升學指導專家認為,高考是正面的較量,而志愿填報時背后的“博弈”,而這種帶有“博弈”色彩的高考志愿填報,不能不說是導致“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的重要因素。從每年志愿填報情況來看,每年高考之后都會出現一些志愿和分數之間的故事;許多考生家長面對志愿書,下筆千斤重,甚至有的不停發抖,這源于一種“集體性盲目恐慌。”
“很多家長對高考填報志愿‘一頭霧水’,根本不了解志愿填報規則,僅主觀地憑借個人的想法和喜好為孩子確定‘終身’,殊不知這讓考生在未來的路上苦惱不已。”文新學堂葉德文校長建議家長不要“過多干預”,因為家長不一定真正了解孩子的興趣、特長,而且有時候家長也會有從眾和盲目心理,會誤了孩子原本大好的前程。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一個選擇會影響考生一生的命運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是高考志愿填報專家在強調志愿填報重要性時常用的一句俗話。在專家看來,有人碌碌無為,有人郁郁不得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選擇好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因此,高考選專業不可忽視,因為這直接影響將來的職業發展和人生價值的實現。
專家的觀點很值得思考,一個選擇會影響人一生的命運,現在仍然通行。專業的選擇是人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也是高中畢業生填報志愿時所要做的第一個選擇,但由于社會經驗不足,不少考生往往對自己喜歡什么專業還不是完全了解,家長們也容易陷入“熱門”與“冷門”的困惑。
有專家將考生分為了四類:一類是性格外向的,愛說、敢說、想說,這種孩子適合報政、經、管等所謂的社會學科;一類是性格內向的,不愛說,不想說,也不愿意說,這種孩子適合學文、史、哲這些研究性的;一類是動手能力特別強,愛動、好動,這種孩子擅長學工科;還有一類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強,建議學理科。家長可以對照著看一下自己的孩子特別突出的是哪一項或者哪兩項,根據這個圈定孩子報的專業和學校。
家長應關注每年“兩會”和國家十三五規劃
成績過硬、填報合理是圓夢關鍵
高考成績是否過硬、志愿填報是否合理,是考生能否被心儀院校和專業錄取的兩大關鍵因素。備考之年,父母除做好常規的備考保障工作外,還能從哪些方面助孩子一臂之力呢?專家建議,父母要盡早采取適當的溝通方式,了解孩子的興趣特長,再結合其平時成績、應試狀態等因素,幫孩子合理篩選和規劃志愿方向。
同時,葉德文提醒考生和家長應適當關注每年“兩會”和國家十三五規劃,了解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把握未來吃香的行業和專業方向。如考生不太明確將來的專業方向,可采取“遠距離、長焦距、大視野”的思路,選擇比較適合的專業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