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泄題給高考恢復全國卷敲響警鐘
2016-01-04 13:34:53第一財經日報
考研再次發生泄題丑聞。輿論對“作弊入刑”高壓下還出現這么嚴重的泄題事件,感到不解。而其實,只要深入分析目前的考試招生制度,就可發現,制度本身的設計讓考試的性質嚴重變異;如果不從根本的制度改革著手,泄題這樣的作弊現象很難根治。
在考研發生泄題后,筆者想到去年國家剛推出的一項高考改革措施——即在高考中恢復使用全國卷。對于這項改革,超過八成的網友表示支持,認為這可促進高考 公平。但不得不說,大多支持的網友根本就不清楚目前的考試錄取制度——如果使用全國卷,而不改革錄取制度,這與高考公平沒有半毛錢關系,各省考生還是與省 內考生進行競爭,不是大家所想象的,所有考生參加統一考試、然后在全國范圍內劃線進行錄取。實際上,如果使用全國統一試卷,而不改革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 會在考試安全、應試導向上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考研泄題,目前就出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上。為什么會泄題?從前一次考研泄題案分析,主要是 考務人員和培訓機構勾結,而且是“跨省勾結”。“跨省勾結”的泄題,從案件偵查角度,無疑比一省內的泄題更難,而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作弊者的“膽 量”,總認為這種跨省泄題,比較隱蔽,不易被發現。我們看到近年來發生的泄題案,全部出在全國統一舉行的考試中,包括大學四六級考試。
全國性的統一考試,一旦出現泄題這樣的作弊現象,后果是比較嚴重的。這也是我國高考此前實行分省命題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各省命題,既能給各省一定的自主權,注重各省的特色,也可分散考試安全風險。而且,在一個省區內,對考試安全的防患可以更周密。
我國考研是用全國統一測試成績作為基礎,劃定復試線,大學再進行復試,結合筆試和面試成績進行錄取,在考研錄取中,統一測試成績是十分重要的依據,選拔 的功能遠大于評價的功能。這引導所有考研學生高度關注這一測試的成績,考研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和高考的應試沒有什么不同。而高考錄取,統一考試的成績,是 大學進行錄取的唯一依據,這完全把統一考試變為選拔考,其評價功能被嚴重忽視。
選拔考試的重要目的,是把考生篩選出來,而評價考試的目的,則重在評價學生的真實能力和水平,對于選拔考和評價考,學校、考生、社會輿論的態度是有根本不同的。
在筆者看來,在不改革錄取制度(即高校結合考生志愿,按考試分數從高到低進行錄取)的情況下,恢復使用全國卷,這只會強化統一考試的選拔性功能,與此同時,由于更多省市用統一的考卷,會讓一些不法者盯上試卷運送、保管的漏洞。
筆者認為,我國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應著力于淡化考試的選拔功能,強化考試的評價功能,即把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一方面依據。這才能扭轉整個社會對待考試的態度。
根據這一改革思路,我國高考在恢復使用全國卷的同時,要推進錄取制度改革,即打破現在的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實行高校自主招生,允許考生在全國任何 地方參加高考,再用統一測試去申請大學,大學獨立進行招生錄取。如此,統一測試就轉變為評價考試,而不是資格考試、選拔考試。對于考研來說,目前已有統一 測試的基礎,但總體來說,高校的自主權極為有限,沒有建立如國外大學的考生自主申請、大學自主錄取,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的制度。概而言之,治理我國升學考 試中的作弊問題,功夫應在改革錄取制度上。只有改革錄取制度,才能轉變社會的考試觀,再輔之以嚴格的打擊作弊的措施,考試環境才能得以凈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