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師范學院有個“阿甘”般的學生
2015-08-20 15:14:02人民網文章作者:陳川
身材瘦長、面容清秀……這是合肥師范學院學子段詩聞給人的第一印象。但是,這個看似健康、陽光的大男兒卻在一直承受著普通人無法承擔的“生命之重”。卻用蹣跚腳步走出堅強足音,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
段詩聞出生7個月后就被診斷為腦癱。這意味著,他會因為腿部肌肉萎縮而無法像正常人那般順暢的行走;他會因為喉肌緊張,致使嗓音嘶啞低沉、說話斷斷續續。
盡管如此,段詩聞的爸媽卻沒有向實現低頭,一邊是帶著小段詩聞遍訪名醫;另一邊是讓他每天堅持訓練以期能夠使他的骨骼和肌肉得到更好的鍛煉,雖然時常摔倒以至于膝蓋經常是青一塊紫一塊,但段詩聞依然堅持了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父母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段詩聞在4歲的時候的時候學會了爬行,在7歲的時候能夠獨立站穩。
隨著年齡的增長,段詩聞跟所有同齡孩子一樣,從幼兒園升到小學、從小學升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踏踏實實的走好了自己的每一步,并最終在2011年被合肥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應用技術專業錄取,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不要把自己定位于殘障人士,你只是一個努力生活的人”。這是段詩聞對記者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正如他所說,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殘疾人,需要其他的特殊照顧。大學期間,他主動放棄了國家助學金的評選,問其原因,段詩聞誠懇的說道:“相比較有些家庭,我們家不算貧困,我想要把機會留給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我不覺得我有什么成就,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段詩聞這樣評價自己,但在其他人眼里,段詩聞卻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跡的人。由于熱愛跑步,段詩聞參加了2011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并在受傷的情況下堅持跑完全程。大學期間,他是班上最早通過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C語言的測試的學生之一,并在多本計算機雜志上發表了數篇專業文章。此外,段詩聞還利用業余時間寫出了一部10萬多字的游記,文章記錄了自己從13歲開始周游全國行程近7萬公里的經歷和內心的思考。
現在,段詩聞在淮河水利委從事技術方面的工作。談及未來的規劃,這個有些靦腆的男孩堅定的告訴記者,他想要好好學習,提高中國軟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