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拜師教授搞科研不與高考掛鉤 家長反對
2015-01-22 09:54:28新浪教育文章作者:胥帥
據媒體報道,這個月,25名來自成都石室中學等8所學校的高一學生,在四川大學敬茶拜師。他們是2015年四川省中學生英才計劃的入選學生。四川大學選派了物理、數學、化學、生物、計算機5個專業的8名教授作為他們的導師。未來一年里他們將利用周末和假期與導師學習,不過他們的學習成果不會與高考成績以及招生的加分優惠掛鉤。而這也引起了入選學生家長的熱議,他們的焦點就在于,“不為高考的學習,孩子應該參加嗎?”
25名優秀高中生拜師川大教授搞科研
從2013年開始,由教育部與中國科協共同推動的中學生英才計劃,其初衷在于發現一批具有科學潛質的優秀中學生,促進科技創新后備人才的培養。今年四川省科協在省教育廳支持下選拔了第二批,從8個中學挑選出25名中學生“拜師”川大5名教授。他們將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在試點大學里跟隨著名學者進行一年的學習。
“從1月底開始,我準備把他們分成兩個小組,帶他們到我們學院的教學實驗室。”還有不到一周就要放寒假,但這個號稱“史上最長”的假期對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宏輝來說并不輕松,因為他要帶著新收的5名高中生“新弟子”做科研。這些學生并非如大學生般坐在教室聽課,他們會根據導師林宏輝的安排去各個實驗室里做科研,比如到學院動物標本館、植物標本館、國家級生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機構學習。
聽說不與高考掛鉤家長擔心影響成績很反對
據介紹,該計劃禁止和高考、升學掛鉤,而學生同樣不能享受到招生的加分優惠。那么問題來了,家長又是否擔憂“興趣的研究”影響孩子們的學習?
石室中學的劉書含就陷入了這樣的煩惱。“這個計算機學習和高考無關,又要占用寒暑假和周末時間,肯定會影響到學習。”當劉書含向父母表達想要參加英才計劃的想法時,父母表現出強烈的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應考慮它與高中學習的沖突和矛盾,科研興趣應置于高考之后。
“我就是喜歡計算機學科,父母也因為我的堅持而無奈,雖然不支持,但也不阻止了。”劉書含說,她憑借著對計算機學科的熱情和愛好,堅持選擇在朱敏老師指導下學習。“希望通過導師的影響,堅定自己以后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的信念,并去改變家長的認識和態度。”
同劉書含父母抱有同樣態度的家長一致認為,和教授一起搞“興趣研究”在高考時沒有一點優惠,還耽擱大量時間,難免不影響學習,得不償失。而有的家長表示,家長并不能只是看到高考,而眼光則更應該放得長遠一點,關注到孩子的科研興趣,“到大學里面去體驗科研課程,也可以打開孩子的思維。”
避免“英才計劃”功利化需配套措施
《中國教育報》于近日刊文“英才計劃是英才之路”分析在當前以高考為導向的教育模式之下,英才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是否會出現走樣和變味?從現實實踐看,英才計劃也面臨高考壓力,以及來自學生和家長方面的挑戰等。在這種情況下,英才計劃很容易陷入發展誤區,比如與高考掛鉤,比如急切地要他們出科研成果等。但這些顯然不是否決英才計劃的理由,相反,英才計劃要良性運轉,就要想方設法規避這些誤區,堅決避免和功利化因素掛鉤,使之不受干擾、純粹地發展下去,最終實現初衷。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采取系列配套舉措。比如,針對學生知識儲備欠缺的問題,可以在教授指導下進行自學彌補;比如針對學生和學生家長顧慮影響高考的問題,可以進行時間的妥善分配和進行招考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