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各大高校保送生門檻明顯“提高”
2015-01-20 10:33:31現代教育報
近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以及復旦、北語、北航等重點院校先后發布了保送生的招生簡章,繼2014年教育部規定高校保送生資格由八類減為五類之后,2015年的高考保送政策進一步收緊。
似乎是為了配合2014年底高考招生改革政策的出臺,以往在高考前一年的11月中下旬就會發布保送生招生政策的各大高校,一直到2015年元旦開始才陸續揭開“高招保送”政策的神秘面紗。而與往年政策相比,2015年各大高校保送生門檻明顯“提高”,保送生招生規模繼續縮水”,外語類成為高校保送生的重要類別。
以北京大學為例,往年并未明確公布保送生招生人數,今年明確規定“最多招48名外語保送生”,招生人數大幅減少。人大也首度“破了例”,今年保送生簡章第一項就明確了招生計劃人數,2015年計劃招收外語類保送生22名,名額與以往相比也縮減許多。而清華大學雖未公布招生計劃名額,但限定語言類保送生只能選擇英語(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英語和日語三個專業,跟去年考生還有法學、經濟與金融、新聞學等非語言類專業可選的情況相比,更是“大變臉”。此外,對比2014年和2015年北大的保送生政策可以發現,今年的保送招生專業從2014年的10個減至8個,且考生“入學后不能轉系轉專業”。據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介紹,從目前的趨勢看,對保送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審查越來越嚴格,各個高校也是越來越慎重。
保送生不僅在招收人數、專業上緊縮了,考核上也更加嚴格、科目更加多樣。多所高校明確規定筆試中包含語、數、外三門科目,北大規定筆試成績前70%的考生才可進入面試,面試內容包括英語朗讀、理解、表達,綜合素質考查及外語模擬發音等。復旦大學今年則專設了一個外語類保送生體驗營,選拔“具有顯著的外語學科特長,并對中國文化有深刻理解和領悟的學生”,體驗營期間將進行筆試和面試,不但要考外語基礎、英文寫作,還要考中文寫作。
記者觀察對比發現,幾乎每所高校的招生簡章里都增加了:“實際招生人數將根據生源情況靈活調整,擇優錄取,寧缺毋濫。”今年,已經公布保送生招生政策的眾所高校為了保證考試的公正公平,都采取了更為嚴格的選拔程序和措施,清華和北大的高水平運動員招生不僅全程錄像,還新增抽查興奮劑環節。人大還將對入校后的保送生進行新生資格復查,如發現弄虛作假,將取消考生錄取資格及所在中學三年內的保送生推薦資格。
在臧鐵軍看來,高考保送制度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和合理性,“因材施教、發揮個人最大的潛能,這也是符合人的全面發展規律的。保送生都是完全按照學科競賽的要求一步步走上來,能夠拿到競賽資格和成績的學生確實很優秀,保送制度更是無所謂‘捷徑’不‘捷徑’了。”臧鐵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