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改革列車再提速 高考進入“自選”時代
2014-12-23 10:34:45中國新聞網
2014年,“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元年”,中國教育改革的列車再度提速——
早春,19個大城市出臺“就近入學”時間表。優質校帶動普通校、推行“九年一貫”升學制、讓好老師流動起來……“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向著均衡進發,教育的新常態令人神往。
盛夏,國務院時隔9年召開全國職教工作會議。近7000字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被細化為28條、32項任務,由20個中央部門貫徹落實。為了人人出彩,職教人全力夯實中國制造的人才基石。
初秋,“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讓最全面、最系統的新一輪高考改革落地。打破“一考定終身”,用更科學、更多元的尺子選拔人才,找尋適合每個個體的成長方式,教育定義著國家與民族的未來。
向“深水區”進發,啃的全是“硬骨頭”。2014年,一系列觸及教育根本的改革舉措指向同一個目標——讓每個生命都能自由呼吸、靈動發展。
調結構,職教生也有“春天”
寒冬中,焊花閃閃,車床轟鳴,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的航汽車間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發動機裝配、輪組安裝、線束布置……很快,一輛節能環保賽車出現在記者眼前。
20歲的胡光輝是該校鵬途汽車協會的會員,也是這輛“中德號”的主創之一。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大學生節能大賽里,這輛絕大部分零件由在校職教生自主創新完成的節能賽車取得了實際行駛百公里消耗1升油的優異成績。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年,為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黨中央、國務院從國家戰略和現代化發展全局的高度調整教育結構,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切入口,推動職教和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為國家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創造人才紅利。
“縱觀一些發達國家,發展職教成為國家戰略,高級藍領受人尊敬的現象十分普遍。職教要擺脫‘次品教育’標簽,必須搭建多元化、多路徑‘立交橋’。”教育部職成司司長葛道凱說。
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就此拉開——
教學更接地氣。不再是“黑板+粉筆”的枯燥灌輸,“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落地生根,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打造出產業園區與校園合一的“院園融合”課堂,讓學生在真正的車間、廠房摸爬滾打。
成長更有通道。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孟慶國如今是由數十所地方本科院校自發組成的應用技術大學聯盟的“盟主”,“轉型能推動地方高校全面深度融入區域發展和產業升級,有利于破解我國高教發展同質化、重數量輕質量、重規模輕特色問題”。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高職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高于90%,自主創業比例和就業對口率均有不俗表現。